[发明专利]大黄素甲醚微乳液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11318.3 申请日: 2022-04-19
公开(公告)号: CN114831937B 公开(公告)日: 2023-10-03
发明(设计)人: 何诚;刘心怡;陈家琪;刘佳琪;宫启翔;谭丽萍;何润春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107 分类号: A61K9/107;A61K31/122;A61K47/10;A61K47/18;A61K47/26;A61P1/00;A61P11/00;A61P15/00;A61P15/14;A61P31/04;A61P1/16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黄爽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素 甲醚 乳液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素甲醚微乳液及其应用。所述大黄素甲醚微乳液是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微乳体系。优选的微乳体系配方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乙醇或吐温‑20中的一种或几种。体外实验证实大黄素甲醚可杀灭临床耐药性蜡样芽孢杆菌、粪肠球菌、鸡杆菌、鼻气管炎鸟杆菌、副鸡嗜血杆菌、克雷伯氏菌、鹦鹉热衣原体、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同时动物实验证实大黄素甲醚微乳液适用于防治临床由鼻气管炎鸟杆菌、副鸡嗜血杆菌、克雷伯氏菌、鹦鹉热衣原体、鸡毒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病,由蜡样芽孢杆菌、粪肠球菌、鸡杆菌引起的肝脏破裂,由克雷伯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牛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黄素甲醚微乳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黄素甲醚(Physcion),结构如式Ⅰ所示,蒽醌类化合物,CAS登记号为521-61-9。

化学名称: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分子式为C16H12O5,分子量284.26。

纯品为黄色针状结晶;熔点:203℃~207℃;蒸气压(20~25℃):4.8×10-11Pa;溶解度:溶于苯、氯仿、吡啶、甲苯,微溶于乙酸和乙酸乙酯,不溶于甲醇、乙醚、丙酮,少量大黄素甲醚能缓慢溶于乙醇和水中。在强酸条件下水解,在强紫外线下缓慢光解。

大黄素甲醚是从中草药廖科植物大黄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植物源农药,属蒽醌类高活性抗菌化合物,主要作用机制是细菌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和脱氢,抑制氨氮的同化及氨基酸的氧化、脱氢和脱氨,抑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大黄素甲醚作为高活性植物源杀菌剂已经有广泛的研究,对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其对人畜实际无毒,来源于植物提取,适合于大面积种植生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大黄素甲醚也是植物保护性杀菌剂,诱导植物产生保卫反应,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的生长、吸器的形成,使得作物免受病原菌的侵害,达到防病的效果。但其在防治畜禽疾病方面报道和应用较少。

大黄素甲醚制剂相关报道,CN112841184A公开了一种大黄素甲醚微乳微囊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大黄素甲醚制成微乳剂,增加其溶解度,获得可调控的释放速度,然后将其包封于三聚氰胺甲醛微囊中,获得大黄素甲醚的缓慢释放。该微囊缓释剂具颗粒分布均匀、高载药量、药效缓慢持久的特点,并且制备过程易于操作,原料廉价易得,可用于病虫害,尤其是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可减少给药次数,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CN102440243A公开了一种大黄素甲醚可溶粒剂的制备方法,将大黄素甲醚与β-环糊精混合,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填料、渗透剂混合,然后造粒。得到的产品能够遇水共溶,对有效成分进行包埋,防止了活性物质的分解,产品保质期得到延长。

大黄素甲醚的应用,国内外也有较多报道。张海晖等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大黄提取物之一大黄素甲醚对禽巴氏杆菌、禽大肠杆菌、猪大肠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最强,中性次之,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弱(张海晖等.饲料工业,2004(11):24-26)。吴梓凤等证明大黄素甲醚有一定的有抗菌活性,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根霉和黑曲霉都有良好的抗菌性能,256μg/mL时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能达到75.78%(吴梓凤等.广州化工,2017,45(16):72-74)。聂鲡蓉等体外抑菌实验证明大黄素甲醚对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变形杆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1.2μg/ml、125μg/ml和31.2μg/ml,显示对水产养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聂鲡蓉等.水生态学杂志,2010,31(06))。但是,大黄素甲醚临床应用主要限制于农药领域,杀灭致病性的细菌和真菌,在畜禽养殖领域报道较少,这直接影响了大黄素甲醚的应用和推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