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1804.5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7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钟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7/34;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都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6 | 代理人: | 陈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穿刺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其包括穿刺导丝本体部和设置在穿刺导丝本体部的插入端的分叉结构部。使用时,穿刺针在C形臂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进入指定位置,拔出内芯;沿穿刺外套管将穿刺导丝置入椎体内,其前端遇松质骨会自然分岔,前进碰椎体前壁会加大弯曲而避免进一步前进。此时,可拔出外套管更换套管或用经皮丝攻螺旋钻进行攻丝、拧入经皮椎弓根螺钉等一系列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导丝是一种用于脊柱后路微创穿刺相匹配的穿刺导丝,可经椎弓根深入椎体内而不会突破椎体前壁损伤椎前结构,同时也具备适当的抗拔出力,不会在常规更换穿刺套管及退出攻丝钻的过程中意外退出,操作简单,可提高手术医生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
背景技术
脊柱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常用的脊柱后路微创手术。
随着微创理念及微创技术的更新,微创经皮穿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包括脊柱骨折、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畸形、脊柱肿瘤等疾病。
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是透视下将穿刺针经皮穿刺进入椎弓根;然后拔出穿刺针内芯,将一根穿刺导丝沿穿刺外套管置入椎体内,然后在固定穿刺导丝的同时拔除穿刺针外套管,再沿穿刺导丝将更大外径的穿刺外套管置入(便于后续操作),或沿导丝进行攻丝及经皮椎弓根螺钉的置入。
由于目前临床中使用的穿刺导丝较细,常沿导丝尾端进行敲击使其进入椎体,这使得针尖有突破椎体前壁、损伤椎体前方重要组织的风险(由于导丝较细且为圆柱状,在敲击穿刺针外套管进入椎体及经皮攻丝、拧入螺钉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导丝都可能随着操作被带着往前,进而突破椎体前壁)。
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对办法是术中增加侧位透视次数(每操作一个步骤透视多次,增加手术时间和医生、患者的射线暴露)。同时穿刺导丝避免进入过深,然而,穿刺导丝进入椎体不够深其抗拔出的力就显得不足,在各种更换套管或退出丝攻的操作过程中穿刺导丝容易被顺带带出体外,而一旦导丝被意外退出椎体后,意味着经皮穿刺过程需要重新再来一次,严重影响手术进程,也增加了患者的局部创伤及放射线暴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
所述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包括穿刺导丝本体部和设置在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的插入端的分叉结构部。
本发明实施例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通过在穿刺导丝的插入端设置分叉结构部,在受到阻碍时,可以使得穿刺导丝的前端可以分散开来,当穿刺导丝从穿刺外套管的前端突破进入椎体后,由于前方松质骨的阻挡,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自动分叉,至机体前壁时会弯曲,从而可以避免穿刺导丝突破前壁损伤前方结构。另外,由于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在椎体内呈分叉结构,其抗拔出力会显著高于现有单纯一根整体的直导丝,从而使得后续更换外套管、经皮螺钉置入技术中的自攻螺丝刀凝乳、拔出等操作都不会误将穿刺导丝带出。后续需要将穿刺导丝拔出时,只需要适当用力回拉就可以使得呈分散状态的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随回拉力而闭合合并在一起,从而可以顺利拔出体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叉结构部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的插入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叉结构部包括多个分叉导丝;所述分叉导丝的一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上,所述分叉导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叉结构部具有三根分叉导丝,使得所述分叉结构部能够形成为三分叉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分叉导丝在合并状态下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叉导丝的直径小于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未经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