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消音以及电磁防护功能的伺服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2416.9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6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丽婷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06;H02K11/02;H02K9/06;H02K5/20;H02K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消音 以及 电磁 防护 功能 伺服 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消音以及电磁防护功能的伺服电机,涉及伺服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一侧的端盖;设置于外壳内部的铝内壳;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铝内壳内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外壳另一侧的消音筒;设置于外壳与铝内壳之间的设备腔;设置于铝内壳与外壳之间、用于电磁防护的防磁组件;设置于消音筒内用于减少噪音的消音组件;及设置于外壳内部用于对铝内壳进行降温的散热组件。该种伺服电机通过消音筒和消音组件的配合使用,减少伺服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通过铝内壳和防磁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伺服电机起到防电磁干扰的效果,保障伺服电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伺服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带有消音以及电磁防护功能的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以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而伺服电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造成噪音污染,而产生的噪音可大致分为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噪音,空气动力噪音是指气体的扰动以及气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音,而机械噪音是输出轴旋转产生的惯性带动铝内壳震动并传递到外壳上,使伺服电机震动与外界物体撞击而产生的噪声,因此需要对伺服电机进行消音处理。
且现有的伺服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伺服电机内部定子通电产生磁场拉动转子进行旋转,而伺服电机在复杂的磁场环境下进行工作时,外界的电磁干扰容易影响到伺服电机内部定子产生的磁场,导致伺服电机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难以保证精度,影响其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带有消音以及电磁防护功能的伺服电机,通过消音筒和消音组件的配合使用,减少伺服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通过铝内壳和防磁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伺服电机起到防电磁干扰的效果,保障伺服电机的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消音以及电磁防护功能的伺服电机,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一侧的端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铝内壳;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铝内壳内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另一侧的消音筒;设置于所述外壳与铝内壳之间的设备腔;设置于所述铝内壳与外壳之间、用于电磁防护的防磁组件;设置于所述消音筒内用于减少噪音的消音组件;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对铝内壳进行降温的散热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一侧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端盖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孔配套使用的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防磁组件包括:套接于所述铝内壳外侧的多根铜丝;设置于所述铝内壳与外壳之间的两个橡胶垫;固定连接于所述铝内壳一侧的接地导线;开设于所述橡胶垫靠近铝内壳一侧的多个放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铜丝位于放置槽内,多根所述铜丝呈水平均匀排列分布,两个所述橡胶垫之间设置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铝内壳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定子,所述输出轴两端均凸出于铝内壳外表面,所述输出轴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子,且多个所述转子呈环形阵列均匀排列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腔内壁上的隔音棉;固定连接于所述消音筒内部的多块隔音板;设置于所述隔音板一侧的挡板;开设于所述隔音板一侧的开孔;开设于所述挡板一侧的多个消音孔。
进一步地,多块所述隔音板呈水平均匀排列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隔音板之间构成消音腔,多个所述消音孔呈矩形阵列均匀排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丽婷,未经何丽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