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簧耦合的双轴五激振电机椭圆振动筛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3184.9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5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侯度宇;侯勇俊;梁政;方潘;杜明俊;王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双轴五激振 电机 椭圆 振动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簧耦合的双轴五激振电机椭圆振动筛,属于振动筛技术领域。一种扭簧耦合的双轴五激振电机椭圆振动筛,包括:筛箱、第一电机座、第二电机座、三激振电机组以及双激振电机组;三激振电机组包括:第一激振电机、第二激振电机和第三激振电机,第二激振电机和第一激振电机之间设有第一扭簧,第二激振电机和第三激振电机之间设有第二扭簧;双激振电机组包括:第四激振电机和第五激振电机,第四激振电机和第五激振电机之间设有第三扭簧。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电机组,通过扭簧吸收同轴的激振电机之间转动不同步产生的冲击,并且在运转过程中进行能量释放,使激振电机逐步实现同步转动,在能耗降低的情况下还能提供更大的激振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扭簧耦合的双轴五激振电机椭圆振动筛。
背景技术
本发明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发明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发明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椭圆振动筛通常采用双激振电机和三激振电机驱动来实现。采用双激振电机驱动时,总激振力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大型振动筛高效筛分所需要的振幅等工作参数需要;采用单个大激振力的激振电机,其自重大,激振力在电机座上作用位置集中,电机座强度低,电机稳定运转时“大马拉小车”现象严重,能耗极高。采用多个激振电机自同步激振来实现大激振力时,同向回转的两个激振电机会出现反相同步状态,使振动筛所受到的有效激振力不是增大,反而减小,达不到以多个激振电机来提高激振力的目的。现已有同向回转两个激振电机间采用弹性耦合的技术,使两个同向回转激振电机间反相同步的现象得到了克服,但是在多激振电机的有效激振力和振动筛能耗方面还存在局限性较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簧耦合的双轴五激振电机椭圆振动筛,以解决现有多激振电机的有效激振力和振动筛能耗方面还存在局限性较大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扭簧耦合的双轴五激振电机椭圆振动筛,包括:筛箱、分别连接在筛箱顶端的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位于第一电机座上方的三激振电机组以及位于第二电机座上方的双激振电机组;
三激振电机组包括:沿同一轴线间隔设置的第一激振电机、第二激振电机和第三激振电机,第二激振电机和第一激振电机之间设有第一扭簧,第二激振电机和第三激振电机之间设有第二扭簧;
双激振电机组包括:沿同一轴线间隔设置的第四激振电机和第五激振电机,第四激振电机和第五激振电机之间设有第三扭簧。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电机组,通过扭簧吸收同轴的激振电机之间转动不同步产生的冲击,并且在运转过程中进行能量释放,使激振电机逐步实现同步转动,在能耗降低的情况下还能提供更大的激振力。
进一步地,上述各个激振电机的两端分别设有偏心块,各个扭簧的两端与相邻激振电机端部的偏心块连接,并且各个扭簧的回转中心与所连接的偏心块的回转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上述三激振电机组和双激振电机组的轴线平行,并且沿筛箱宽度方向的中心对称布置。
本发明通过激振电机的同轴、扭簧同轴以及偏心块回转中心共线,避免了筛箱受到的激振力不均,从而确保了筛箱振动的规律性。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激振电机、第二激振电机、第三激振电机、第四激振电机以及第五激振电机相同,使得三激振电机组与双激振电机组的激振力之比为3:2。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激振电机的偏心块、第三激振电机的偏心块;第四激振电机的偏心块以及第五激振电机的偏心块的偏心质量矩相同。
本发明偏心块的偏心质量矩和激振电机相同,使得参与振动的总质量的质心运动轨迹为长短轴比例为5:1的椭圆,还能与扭簧配合方便振动筛振动的同时消除振动筛的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