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脂型DHA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3365.1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麟;张甜甜;赵宇科;刘媛媛;蒋沛阳;张小里;李海宁;郭美静;戚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07F9/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脂 dha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磷脂型DHA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磷脂和DHA的酰基供体为反应物,在生物酶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所述磷脂型DHA;其中所述DHA的酰基供体为富含DHA的脂肪酸盐。本申请通过生物酶催化富含DHA的脂肪酸盐与磷脂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磷脂型DHA,其中脂肪酸盐形式的酰基供体DHA的亲核性较强,使得其与磷脂具有较强的结合效率和结合率,从而能够提高磷脂型DHA的合成效率,并有助于提高产物中DHA含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脂型DHA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一种,是人类大脑和视网膜组织中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对婴幼儿视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抗癌、抗炎等功效。DHA从存在形态上主要分为甘油三酯型、甲乙酯型和磷脂型,其中,甘油三酯型和甲乙酯型在体内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被吸收,导致其吸收率较低,例如甘油三酯型吸收率约为50%,乙酯型吸收率仅为20%。而磷脂型DHA在体内以主动吸收的方式被吸收,其被认为是人体吸收的有效形式,吸收率接近100%,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代表性的磷脂型DHA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对天然存在的物质进行提取的方法和以磷脂为原料进行合成的方法。作为前一方法,例如从磷虾、黄鱼、贝类等海洋生物中进行提取,然而该方法由于原料价格昂贵、未必能够稳定地供应而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且提取过程中所用的有机溶剂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作为后一方法,例如可以是采用化学制备或酶法制备,其中化学法合成磷脂型DHA的过程中要用到有毒有害的催化剂,例如二甲氨基吡啶,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并且化学合成大多数的反应温度高,条件剧烈,极易破坏磷脂分子的天然结构。酶法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等优点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酶促制备磷脂型DHA一般是在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的双液相体系或者无溶剂体系中采用酯化型DHA或脂肪酸型DHA作为酰基供体与磷脂发生反应进行合成,一方面,酯化型DHA或脂肪酸型DHA与磷脂的结合率较低(低于20%),导致产物中DHA含量较低,另一方面,双液相体系中大量有毒有害溶剂的使用无疑会对产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而无溶剂体系往往因为传质阻力大导致反应效率较差。
因此,本领域亟待开发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磷脂型DHA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可实现提高产物DHA含量的磷脂型DHA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脂型DHA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至少是通过对作为酰基供体的DHA进行特定性选择或处理而实现。
本申请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上述未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以下描述中进行理解,并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更清晰地进行理解。此外,容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中披露的特征及其组合来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和优点。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磷脂型DHA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磷脂和DHA的酰基供体为反应物,在生物酶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所述磷脂型DHA;
其中所述DHA的酰基供体为富含DHA的脂肪酸盐。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含DHA的脂肪酸盐由含有DHA的物质与碱发生皂化反应制得,其中所述含有DHA的物质为DHA的酯类衍生物和/或含有所述酯类衍生物的油脂;
可选的,所述DHA的酯类衍生物选自DHA的甲酯型衍生物、乙酯型衍生物、甘油酯型衍生物中的任一种,或上述酯类衍生物的任意组合;
可选的,所述油脂选自鱼油、海藻油、微生物油脂中的任一种,或上述油脂的任意组合。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磷脂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