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测绘放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3748.9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林;丁志兵;郑义浩;张汝成;陈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科达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建筑 测绘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测绘放样装置,解决了在通过BIM测绘设备进行测绘放样过程不能对设备进行有效防护,不能对设备进行测绘角度调节,以及不便于对设备进行搬运运输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储纳盒,储纳盒内部连接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升降框,升降框内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圆盘,支撑圆盘上连接有BIM测绘放样器,支撑圆盘下端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下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下端同轴套设有驱动套,驱动套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弯管,连接弯管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塞筒,左右两侧活塞筒内均同轴滑动连接有滑动活塞杆;本发明结构精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IM建筑测绘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测绘放样装置。
背景技术
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测量放样作为一项测绘技术来说,就是对任一空间物体的三维定位测量,它的具体工作,均反映在对距离、角度(方向)、高程三个量的测定上,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放样,总是离不开运用各类不同的仪具将这三个量测量的结果,在施工现场予以标定,放样是工程测量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但是,目前在对BIM测绘放样技术运用时多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在建筑工地进行测绘时,由于BIM设备属于仪器设备,搬运不方便,同时建筑工地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对设备造成磕碰,造成设备的损坏;
2、对于不同高度或者不同的测绘需求不能实时的根据需求调整设备的高度或者设备的仰角,对于不同方向上的测绘,需要通过转整个支撑装置,操作繁琐,浪费时间;
3、在对BIM设备进行运输搬运的过程,由于颠簸或者剧烈碰撞,会导致设备内部器件的损坏,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不能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测绘放样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测绘放样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通过BIM测绘设备进行测绘放样过程不能对设备进行有效防护,不能对设备进行测绘角度调节,以及不便于对设备进行搬运运输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储纳盒,所述的储纳盒内部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的支撑底板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所述的升降框内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圆盘,所述的支撑圆盘上连接有BIM测绘放样器,所述的支撑圆盘下端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下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下端同轴套设有驱动套,所述的驱动套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弯管,所述的连接弯管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塞筒,左右两侧所述的活塞筒内均同轴滑动连接有滑动活塞杆,所述的滑动活塞杆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前端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升降框内部底面上的转动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的转动丝杠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升降框内的驱动电机相连;
所述的储纳盒顶端开设有和所述的升降框相配合的升降孔,所述的储纳盒上端转动连接密封盖板,所述的支撑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的升降框前后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孔、限位孔,所述的螺纹孔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储纳盒内部的调节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的限位孔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储纳盒内部的限位杆相配合,所述的调节丝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储纳盒内部的调节电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套杆,所述的升降套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滑板,所述的升降滑板和所述的储纳盒底端通过弹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科达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科达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