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烟气全热深度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4069.3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3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涂壤;刘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F23J15/06;F24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于春晓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烟气 深度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烟气全热深度回收装置,属于锅炉烟气回收技术领域。该装置在燃气锅炉的烟气出口上依次安装烟气‑热网循环水换热器和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烟气‑热网循环水换热器的水循环管路入口连接热网回水,出口连接燃气锅炉;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设置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集水盘,集水盘内烟气冷凝水经烟气冷凝水循环泵送至全热回收循环水管路,全热回收循环水管路连接喷淋塔喷淋装置;喷淋塔集水盘收集的喷淋水与补水合并后经喷淋塔循环泵送至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的循环水管路入口,出口连接至全热回收循环水管路;喷淋塔设置在燃气锅炉的空气入口管路上。该装置能提升空气含湿量并降低全热回收流体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烟气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锅炉烟气全热深度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燃气锅炉越来越多被用于冬季供暖或提供生活热水,但随之带来天然气消耗量大,碳排放增加的问题。回收锅炉烟气余热,对热网回水进行加热,是一种节约锅炉天然气消耗量的方式。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技术多为烟气显热回收,存在热回收率低的问题。如果能对烟气内的水蒸气潜热进行回收,则可大大提高热回收率。现有的深度全热回收装置多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通过加湿模块,提升进入锅炉的空气含湿量,从而提升烟气含湿量和露点温度,使其高于热网回水温度,从而实现烟气中水蒸气的凝结。这种方法存在加湿装置体积大,需设置在锅炉房,导致占地大、装配不方便的问题。第二,降低回收烟气的流体温度。但是,现有装置多采用热网回水进行热回收,一定程度限制了流体温度的最低值。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同时提升空气含湿量并降低热回收流体温度的装置,该装置采用全热回收循环水,工作在烟气和空气之间。烟气首先经热网回水进行预降温,回收一部分显热以后,与全热回收循环水进行深度热回收。该循环水被加热后进入喷淋塔,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循环水的温度接近空气进口的湿球温度,温度水平远远低于热网回水温度,因此远远低于烟气露点温度,可对烟气进行高效的深度热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锅炉烟气全热深度回收装置,能提升空气含湿量并降低全热回收流体温度,从而降低烟气出口含湿量,实现烟气的深度全热回收。
该装置包括烟气-热网循环水换热器、喷淋塔、喷淋塔集水盘、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集水盘、喷淋塔循环泵和烟气冷凝水循环泵,
燃气锅炉的烟气出口上依次安装烟气-热网循环水换热器和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
烟气-热网循环水换热器的水循环管路入口连接热用户热网回水,烟气-热网循环水换热器的水循环管路出口连接燃气锅炉循环水入口;
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设置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集水盘,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集水盘内收集的烟气冷凝水经烟气冷凝水循环泵送至全热回收循环水管路,全热回收循环水管路连接喷淋塔喷淋装置;
喷淋塔设置喷淋塔集水盘,喷淋塔集水盘收集的喷淋水与补水合并后经喷淋塔循环泵送至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的循环水管路入口,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的循环水管路出口连接至全热回收循环水管路;
喷淋塔设置在燃气锅炉的空气入口管路上。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燃气锅炉和烟气-热网循环水换热器之间的烟气管路上引出烟气支路,烟气支路连接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B,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B的水循环管路入口和出口并入全热回收循环水管路。
其中,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B的水循环管路入口和全热回收循环水管路之间设置水阀B,水阀B和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B的水循环管路出口之间设置水阀A;燃气锅炉和烟气-热网循环水换热器之间的烟气管路与烟气支路之间设置烟气阀门。
上述烟气-热网循环水换热器和烟气-全热回收循环水换热器采用管壳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4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