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粘连的水凝胶粘合剂及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6621.2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臧剑锋;杨月莹;凌青;杨甲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4/08 | 分类号: | A61L24/08;A61L24/02;A61L24/00;A61L26/00;C08B37/0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连 凝胶 粘合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粘连的水凝胶粘合剂及制备方法、应用,该水凝胶粘合剂是由包括多糖与双醛化多糖及阳离子盐溶液在内的原料混合形成的凝胶。本发明通过对水凝胶粘合剂的细节组成、相应作用机制等进行改进,使得该水凝胶粘合剂一方面能够与组织形成粘附,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应对术后粘连,避免术后粘连。并且,由于其抗粘连特点,尤其可应用于制备创面敷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粘连的水凝胶粘合剂及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术后粘连是几乎所有类型的腹部和骨盆手术最常见的问题,导致不良后果。据统计,1.2%的腹部小手术患者和3.6%的腹部大手术患者,因术后肠粘连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不得不进行肠排列。这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也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预防粘连的目的是消灭或减少粘连发生的严重程度和范围,进而防止由粘连引发的并发症。目前预防粘连的方法有改进外科手术技术,药物治疗以及采用隔离物。改进外科手术技术是尽可能选择创伤小的外科手段,提倡微创手术,尽可能减少对组织的刺激和损伤,减少异物进入体内,避免感染,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密止血,缩短术后肠蠕动减弱时间,尽早进行活动。药物治疗则是使用抗感染药物来减少粘连。目前已有多种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用于预防术后粘连,其中既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也包括合成的高聚物。药理学治疗和物理屏障装置是解决术后粘连的两种主要方法,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减少粘连。迫切需要一种可靠的、简易的、普适的方法来防止术后粘连并显着改善临床结果,但是,当前技术尚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115844.X公开了“一种丝瓜络抗粘连创面敷料的制备方法”,该发明以丝瓜植物纤维为基体材料,通过共轭反应接枝多聚糖分子,提高了天然植物纤维创面敷料的组织防粘连性能,实现了对皮肤创口的有效保护。丝瓜络抗粘连创面敷料可直接敷于创面伤口,具有极佳的吸附效果,尤其适用于烧伤、脓病、伤口引流及溃疡等皮肤疾病。但该现有技术由于其结构的特性,多为已经成形的片状敷料,只适用于创面较大且形状较规则的伤口,并不适用于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微创手术,以及并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伤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粘连的水凝胶粘合剂及制备方法、应用,其中通过对水凝胶粘合剂的细节组成、相应作用机制等进行改进,使得该水凝胶粘合剂一方面能够与伤口创面的组织形成较弱的粘附,另一方面由于本材料具有较多的水分(水凝胶材料的水分大于50wt%),蛋白质等物质无法在本材料表面定植,进而能够有效应对伤口创面与周围组织形成的粘连,避免术后粘连。并且,由于其抗粘连特点,尤其可应用于制备创面敷料及抗粘连胶。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粘连的水凝胶粘合剂,其特征在于,该水凝胶粘合剂是由包括非醛基化多糖、双醛化多糖及阳离子盐溶液在内的原料混合形成的凝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非醛基化多糖选自海藻酸钠、透明质酸、葡聚糖、瓜尔胶、明胶、京尼平;
所述双醛化多糖选自氧化海藻酸钠、氧化透明质酸、氧化葡聚糖、氧化瓜尔胶、氧化明胶、氧化京尼平;
阳离子选自钙离子、亚铁离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非醛基化多糖为海藻酸钠,所述双醛化多糖为氧化海藻酸钠,阳离子为钙离子或亚铁离子;
该抗粘连的水凝胶粘合剂中包括质量比为(0.300-1.900):(0.950-13.000):(0.003-4.700)的海藻酸钠、氧化海藻酸钠与阳离子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双醛化多糖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得到的:
将非醛基化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1~4wt%的非醛基化多糖溶液,然后加入高碘酸钠避光反应0.5-24h,加入聚乙二醇反应0.5-2h,得到双醛化多糖溶液;然后去离子水透析1-3天,干燥后即可得到双醛化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6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