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7898.7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明;凡创;刘震;杨天意;李天成;边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10;H01Q5/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宽带 平面 单极 天线 | ||
1.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该天线包括介质基板(1),辐射贴片(2),微带馈线(3),匹配微带线(4),接地贴片单元(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辐射贴片(2)、微带馈线(3)与匹配微带线(4)均印制在所述介质基板的(1)的上表面,所述接地贴片单元(5)印制在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
所述的辐射贴片(2)采用五阶阶梯结构。
所述的匹配微带线(4)采用宽度线性渐变的形式,其最下端与50Ω微带馈线的最上端连接,最上端与辐射贴片(2)的第一层的最下端连接。
所述的辐射贴片(2)、微带馈线(3)、匹配微带线(4)、接地贴片单元(5)为对称结构,对称轴为介质基板(1)的中轴线。
所述的接地贴片单元(5)的左上角和右上角进行对称切角处理,切角关于所述接地贴片单元(5)的中轴线对称,形成切角缺陷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基板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基板的采用F4B板材,其相对介电常数εr为2.2,损耗角正切为0.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的宽度W为11mm,长度L为29.1mm,厚度H为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贴片(2)采用五层阶梯型辐射单元。从与所述匹配微带线(4)连接处开始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和第五层,其中各层之间相互连接,第五层的上端延申到所述介质加基板(1)的上边缘。从第一到第五层各层的长度w1,w2,w3,w4,w5的取值分别为1.8mm,3.6mm,6mm,8.8mm与9.8mm;从第一到第五层各层的宽度L1,L2,L3,L4,L5的取值分别为0.85mm,0.65mm,1.8mm,2mm与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馈线的特征阻抗为50Ω,根据微带线阻抗计算公式,其宽度feed_w取值为1.5mm,长度feed_l取值为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匹配微带线的采用宽度线性渐变形式,宽边满足50Ω微带线特性并与所述微带馈线(3)的上端连接,宽边feed_w取值为1.5mm,窄边与所述辐射贴片(2)第一层的最下端连接,优化后宽度feed_w2取值为0.4mm,匹配微带线长度feed_l2取值为1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贴片单元的宽度与介质基板的宽度相同,其最下端延伸到所述介质基板(1)的最下端边缘;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介质基板(1)的左右边缘处;其上端处于所述辐射贴片(2)第一层的最下端的下面,两者高度差g为0.7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贴片单元上端的左右两角被切除,切角的长度cut_l为3mm,切角的宽度cut_w为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贴片、微带馈线、匹配微带线和接地贴片单元均采用金属覆铜,覆铜厚度为0.0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78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