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旋转式风力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7914.2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崇利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15/00;F03D3/06;F03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梁亚静 |
地址: | 1343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旋转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平旋转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主体、立杆、底座、变速箱和发电机,立杆与风轮主体的轴向均竖直设置,立杆一端与风轮主体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底座可转动地连接,且立杆通过变速箱与发电机传动连接;风轮主体的外周面环绕设置有拢风槽,拢风槽的沿风轮主体的径向渐扩,拢风槽内沿风轮主体的周向分布有多个叶片,且多个叶片沿风轮主体的第一周向设置为凹面、沿风轮主体的第二周向设置为锥面。如此设置,由于风轮主体的轴向竖直设置,无论风向如何风轮主体的外周面均能够稳定受风,进而带动风轮主体转动,不受自然风的风向限制,资源利用率高,发电稳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平旋转式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力发电设备大都是靠三个叶片招风,从而获得动力,但是,单个叶片的迎风角度大多是固定的,只有三个叶片的迎风时才会产生转动,由于风向的不稳定性,对经过的自然风利用较少,存在较多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旋转式风力发电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风力发电设备对自然风的利用较少,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平旋转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主体、立杆、底座、变速箱和发电机,所述立杆与所述风轮主体的轴向均竖直设置,所述立杆一端与所述风轮主体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立杆通过所述变速箱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风轮主体的外周面环绕设置有拢风槽,所述拢风槽的沿所述风轮主体的径向渐扩,所述拢风槽内沿所述风轮主体的周向分布有多个叶片,且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风轮主体的第一周向设置为凹面、沿所述风轮主体的第二周向设置为锥面。
优选地,还包括有横杆和传动齿轮箱,所述立杆通过所述传动齿轮箱与所述横杆传动连接,所述横杆水平设置并与所述变速箱传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横杆转速的转速传感器、与所述转速传感器通信连接的智能控速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发电机输出端的发电量显示板,所述变速箱设置为多档位自动变速箱,并与所述智能控速板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齿轮箱包括与所述立杆传动连接的第一扇形齿轮和与所述横杆传动连接的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的传动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的传动直径。
优选地,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液压刹车系统或支撑护套轴承。
优选地,所述立杆外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立杆转动连接,所述套管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并通过拉线连接于地面。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立杆插入的插孔,所述立杆与所述插孔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轮主体包括骨架和连接在所述骨架上下两侧的环形的两个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直径沿远离所述骨架的方向渐扩,并在两个所述挡风板之间形成所述拢风槽。
优选地,所述叶片沿所述风轮主体的径向延伸并朝向所述第二周向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风轮主体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时,通过拢风槽将自然风汇聚于叶片,通过叶片兜风带动风轮主体旋转,风轮主体的旋转动能通过立杆传递给变速箱,形成适用于发电机发电的转速后再传递给发电机发电,以输出稳定可靠的电能。如此设置,由于风轮主体的轴向竖直设置,无论风向如何风轮主体的外周面均能够稳定受风,进而带动风轮主体转动,不受自然风的风向限制,资源利用率高,发电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崇利,未经唐崇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7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模式人工智能的工控安全检测系统
- 下一篇: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