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蒜蓉辣酱的粉碎制作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8367.X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2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许鸿明;庞玉莲;何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 | 分类号: | B02C2/10;B02C23/02;A23L27/60;A23N12/08;A23L5/20;A23L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陈轩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蒜蓉 辣酱 粉碎 制作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蒜蓉辣酱的粉碎制作系统及其制作的方法,蒜蓉辣酱的粉碎制作系统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下端的外围螺纹连接有接料器,接料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电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破碎台,旋转破碎台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外壳中部的外围设置有防堵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旋转破碎台、外壳与防堵装置等结构破碎工作达到辣椒破碎处理效果好的目的,辣椒在搅拌装置的帮助下顺利的即进入到旋转破碎台与外壳的空腔区域,越往下移动二者形成的缝隙越小,因为接料器内部设计的分流装置,辣椒此时又会被简单地自动归拢,统一落入到集中的区域,整个破碎分流流程简单方便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蒜蓉辣酱的粉碎制作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辣酱一般指的是由辣椒及其他材料通过研磨粉碎等工艺加工处理的食品,一般用作佐料与调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辣椒酱,制作出了一系列其他的辣椒酱视频,其中蒜蓉辣酱就是其中之一,其凭借蒜香浓郁、口感好,广受人们欢迎。
在进行蒜蓉辣酱生产加工时,往往需要诸多步骤,其中比较简单的材料粉碎也涉及到初始破碎、粗加工与研磨处理等步骤,需要说明的是蒜蓉辣酱加工可采用鲜辣椒与干辣椒,为了集约化加工与长期保存,本申请主要针对干辣椒进行处理,本申请针对初始破碎部分进行研究,经过调查研究,一些大型的工作设备能够快速稳定的完成辣椒的加工处理,操作简单效果好,但是其设备占地面积大、价格昂贵,不适合小型企业使用,针对小型企业使用的辣椒破碎装置,一般都是采用硬性挤压与切割的比较多,硬性挤压就类似于磨盘形式,切割则是刀片工作,二者在工作上,要么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要么就是功能相对单一,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加工。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蒜蓉辣酱的粉碎制作系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固定座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与固定座的底部均环形等距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固定座下端的外围螺纹连接有接料器,所述接料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破碎台,所述旋转破碎台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外壳中部的外围设置有防堵装置,所述外壳上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放料器,所述放料器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旋转破碎台的斜面从上到下依次环形设置有摩擦凸粒,且该摩擦凸粒从高到低环形分布密度逐渐增大、结构体积逐渐减小;
操作人员只需要将辣椒投入其中,随后利用设备自启动工作,就能够快速的完成其破碎处理,大致流程为:物料在放料器内部预先被翻搅杀菌烘干,随后在搅拌装置结构的作用下被引导进入到防堵装置与旋转破碎台的间隙之间,此刻电机控制旋转破碎台转动工作,在摩擦凸粒的作用下辣椒被快速的破碎处理,随后从侧壁落入到接料器的内部,最终被管道排送到外部,整个过程简单方便效果好,能够一次性完成辣椒材料的破碎处理,整体结构简单加个低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料器包括有环形壳,所述环形壳内部的中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环形等距设置有五个引导台与排料管,所述引导台与排料管位置相互错开;
整个接料器结构的目的主要是保证破碎好的辣椒能够顺利的落入到排料管内部,设置的引导台整体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情况,因为受到内腔内外壁的阻挡影响,同时结构自身还是呈两侧低中间高的情况,基本上辣椒不会卡接在这两个区域,会顺环形区域的斜面落入到排料管内部,该装置有效的实现了辣椒的下落收集,也减少了后续额外频繁清洁的麻烦,整个设备清洁频率低,不易堆积残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堵装置包括有第一按压环,所述第一按压环的顶部环形等距固定安装有三个升降柱,三个所述按升降柱的上端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表面设置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外侧固定焊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底部焊接在外壳的表面,三个所述升降柱顶部的内侧固定焊接有第二按压环,所述外筒的内侧开设有矩形口,所述矩形口为升降柱顶部的凸块滑动提供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83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