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智能插电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21963.3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5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静;严朝成;谢政权;饶鑫豪;康兵;彭豪;童鹏;刘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6 | 代理人: | 王心中 |
地址: | 417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智能 把手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智能插电把手,包括充电头主体(1)和与充电头主体(1)一端相连通的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主体(1)由慢充头(3)和快充转接头(4)组成,且慢充头(3)远离电缆(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慢充接头(6),快充转接头(4)远离慢充头(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快充接头(5),所述快充转接头(4)靠近慢充头(3)的一端外周面固定设有两个关于快充转接头(4)的竖直向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的弧块(11),两个弧块(11)远离快充接头(5)的一端面中部边缘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直杆(12),两个直杆(12)远离弧块(1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调节式滑杆组件(10),所述慢充头(3)上对应调节式滑杆组件(10)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穿槽(13),且调节式滑杆组件(10)活动穿设于穿槽(13)内部;所述调节式滑杆组件(10)包括有两个分别与对应位置直杆(12)固定连接的圆柱(108)和位于两个圆柱(108)之间的方柱(101),所述方柱(101)两端中心位置均开设有柱槽(104),两个圆柱(108)相对一端分别活动插接于对应位置的柱槽(104)内部,所述方柱(101)两侧中部均开设有限制槽(102),且两个限制槽(102)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与两个圆柱(108)中心点之间的连线呈十字形交叉设置,所述穿槽(13)内侧对应两个限制槽(102)的位置处均固定设有限制条(103),限制条(103)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限制槽(102)内部,两个柱槽(104)内周面中部均活动贯穿设有两个关于对应位置柱槽(104)的水平向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的卡杆(107),所述卡杆(107)位于方柱(101)外部的一端固定设有定板(105),卡杆(107)外周面位于定板(105)与方柱(101)对应位置外表面之间的部分活动套设有弹簧二(106),且弹簧二(106)两端分别与定板(105)以及方柱(101)固定连接,所述圆柱(108)插入柱槽(104)的一端外周面对应卡杆(107)的位置处开设有四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卡孔(109);所述慢充头(3)和快充转接头(4)远离电缆(2)的一端外周面均设置有两个呈轴对称设置的防脱机构(7),所述防脱机构(7)包括有两个呈竖直平行设置的竖板(71),两个竖板(71)相对侧之间固定设有转杆(72),所述转杆(72)顶部设置有位于两个竖板(71)相对侧之间的翻转板(73),所述翻转板(73)面向转杆(72)一侧对应转杆(72)两端的位置处均固定设有V型耳板(74),两个V型耳板(74)远离翻转板(73)的一端均贯穿开设有穿孔(75),所述转杆(72)活动穿设于穿孔(75)内部,所述转杆(72)中部活动套设有扭簧(76),且扭簧(76)的两端分别与翻转板(73)以及对应位置的充电头主体(1)外表面活动贴合,所述翻转板(73)远离电缆(2)的一端内侧固定设有卡柱(710);所述翻转板(73)面向充电头主体(1)的一侧以及充电头主体(1)外表面对应扭簧(76)两端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引导槽(77),且扭簧(7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位置的引导槽(77)内部;所述慢充头(3)远离快充转接头(4)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电缆防护壳(8),所述电缆防护壳(8)活动套设于电缆(2)外部,且电缆防护壳(8)与慢充头(3)相对端均为倾斜设置,所述电缆防护壳(8)与慢充头(3)相对端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9),所述转向机构(9)包括有固定套设于电缆防护壳(8)外部的齿圈(91)和固定设置于慢充头(3)外部的固定板(92),所述固定板(92)一端贯穿设有轴杆(93)以及另一端活动贯穿设有插杆(94),所述轴杆(93)与固定板(92)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轴杆(93)靠近齿圈(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齿圈(91)相啮合的齿轮(96)以及远离齿圈(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95),所述插杆(94)远离齿圈(91)的一端固定设有握把(99),插杆(94)外周面位于握把(99)与固定板(92)之间的位置处活动套设有弹簧一(98),且弹簧一(98)两端分别与握把(99)以及固定板(92)固定连接,插杆(94)外周面位于固定板(92)与齿圈(91)之间的位置处固定套设有限制板(97),所述齿轮(96)面向固定板(92)一侧对应插杆(94)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插孔(910),所述插杆(94)靠近齿圈(91)的一端活动插接于其中一个插孔(91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智能插电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07)位于柱槽(104)内部的一端和卡孔(109)均设置为半球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19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