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纺布生产用裁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23373.4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8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松楷;马国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科迪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00 | 分类号: | D06H7/00;B65H20/02;B65H23/038;B65H18/10;B65H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庄雅悯 |
地址: | 52388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生产 用裁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生产用裁切系统,属于无纺布加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上料装置、裁切装置以及收料装置,上料装置用于对无纺布进行上料;裁切装置包括裁切架、预裁机构以及裁料机构,预裁机构包括预压辊和预裁刀,预压辊用于对无纺布抵压输送,预裁刀设置有两个且分别靠近预压辊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两预裁刀用于对无纺布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行裁切。裁料机构包括压料辊和裁切刀,压料辊用于对预裁后的无纺布抵压输送,裁切刀用于对预裁后的无纺布进行裁切;收料装置包括两用于对无纺布进行收卷的收卷辊。本申请具有便于保证无纺布的裁切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纺布生产用裁切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不同领域。
相关技术中厚度较厚的无纺布在生产完成后有时需要裁切为两片较薄的无纺布,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要求。对无纺布进行裁切方式主要通过一压料辊对输送过程中的无纺布进行抵压后,再通过一水平设置的长条状刀片实现对较厚纺织布在输送过程中的裁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无纺布的宽度尺寸较长,刀片对无纺布进行裁切时,刀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容易出现高度方向的偏差,不便于保证无纺布的裁切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保证无纺布的裁切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纺布生产用裁切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纺布生产用裁切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裁切系统,包括上料装置、裁切装置以及收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对无纺布进行上料;所述裁切装置包括裁切架、预裁机构以及裁料机构,所述预裁机构包括预压辊和预裁刀,所述预压辊用于对无纺布抵压输送,所述预裁刀设置有两个且分别靠近预压辊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两所述预裁刀用于对无纺布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行裁切。
所述裁料机构包括压料辊和裁切刀,所述压料辊用于对预裁后的无纺布抵压输送,所述裁切刀用于对预裁后的无纺布进行裁切;所述收料装置包括两用于对无纺布进行收卷的收卷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较厚的无纺布进行裁切时,首先将无纺布通过上料装置进行上料,无纺布通过预压辊进行抵压输送时,两预裁刀实现对无纺布的初步裁切,初步裁切后的无纺布继续输送至压料辊所在位置时,裁切刀实现对初步裁切后无纺布的继续裁切,裁切后的两段无纺布分别经由两收卷辊进行收卷,较厚的无纺布裁切为两较薄无纺布时,经由预裁刀和裁切刀进行两段裁切,从而有利于保证无纺布裁切时切口位置的一致性,使得宽度较宽的无纺布在裁切时不易出现高度方向的偏差,进而有利于保证无纺布的裁切质量。
可选的,所述预裁刀的截面呈圆形,所述裁切架安装有驱动预裁刀转动的预裁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裁电机驱动预裁刀进行转动便于预裁刀稳定实现对无纺布的预裁切割处理,保证无纺布预裁切割后的成型质量。
可选的,所述裁切刀包括裁切部和两定位部,两所述定位部分别连接于裁切部长度方向的两端,两所述定位部用于插入至无纺布预裁切之后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预裁后的无纺布进行裁切时,两定位部插入至无纺布预裁切之后形成的缺口起到对无纺布裁切时的定位作用从而便于裁切刀的裁切部稳定实现对无纺布的裁切。
可选的,所述裁切架转动安装有压料输送辊和裁切输送辊,所述压料输送辊用于对裁切时的无纺布承接输送,所述裁切输送辊用于对其中一裁切后的无纺布承接输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料输送辊与压料辊协同对无纺布的输送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无纺布输送裁切时的稳定性,裁切输送辊对裁切后无纺布的承接输送有利于保证无纺布裁切后进行出料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科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科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3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