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雾混合多微孔式出风吹膜机风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4786.4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曲宝军;张益瑞;郭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睿智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B29C35/16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张宁;程强强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马尚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微孔 风吹 膜机风环 | ||
一种气雾混合多微孔式出风吹膜机风环,属于吹膜机配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环主体,环绕风环主体设置有气雾混合腔(3)以及冷风腔(4),气雾混合腔(3)和冷风腔(4)沿风环主体的轴向依次设置,风环主体上设置有与冷风腔(4)连通的上进风口(2)以及与气雾混合腔(3)连通的下进气口(1),气雾混合腔(3)与风环主体的膜泡通道(16)的中部和下部相连通,冷风腔(4)与膜泡通道(16)的顶部相连通,冷风腔(4)内设置有加热元件(6),气雾混合腔(3)内设置有干雾喷头(5)。本气雾混合多微孔式出风吹膜机风环能够精确控制冷却效率和冷却的精确度,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一种气雾混合多微孔式出风吹膜机风环,属于吹膜机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吹膜机风环是吹膜生产线重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吹膜产量和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不断提高的产能和更小的薄膜中心厚度都是吹膜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吹膜机风环冷却效率和控制精度是评判风环性能的重要指标。多年来,在国内外众多工程师的不断努力下,吹膜机风环从最早的单风道吹风升级为双风道、三风道和四风道等,风环对厚度控制的模式从不可调整升级为风环出风口局部风量大小控制和局部温度高低控制等方式。但是,在风环性能提升的同时,风环的设计越来越复杂,风环内部零件繁多,加工难度和创造费用越来越高,市场售价也随之升高,对下游的设备使用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为获取更高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吹膜机风环仍然需要不断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良好的冷却效率和控制精度,同时制作简单,成本较低的气雾混合多微孔式出风吹膜机风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气雾混合多微孔式出风吹膜机风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环主体,环绕风环主体设置有气雾混合腔以及冷风腔,气雾混合腔和冷风腔沿风环主体的轴向依次设置,风环主体上设置有与冷风腔连通的上进风口以及与气雾混合腔连通的下进气口,气雾混合腔与风环主体的膜泡通道的中部和下部相连通,冷风腔与膜泡通道的顶部相连通,冷风腔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气雾混合腔内设置有干雾喷头。
优选的,所述的气雾混合腔和冷风腔均环绕膜泡通道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气雾混合腔与膜泡通道之间设置有平吹孔、下斜吹孔以及上吹孔,平吹孔、下斜吹孔以及上吹孔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且平吹孔沿风环主体的径向设置,上吹孔沿风环主体的轴向设置,下斜吹孔为由下至上逐渐靠近风环主体中部的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的冷风腔与膜泡通道之间设置有上斜吹孔,上斜吹孔为由下至上逐渐靠近风环主体中部的倾斜状。
优选的,环绕所述的膜泡通道内壁设置有凸台,凸台为中部外凸的弧形,冷风腔和气雾混合腔分别与凸台上下两侧的膜泡通道连通。由气雾混合腔进入到膜泡通道内的气雾,经过凸台后,产生文丘里效应,弧面位置附近形成负压,膜泡扩展张大,进一步提升冷却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元件上设置有若干通道。
优选的,环绕冷风腔设置有若干加热元件。
优选的,环绕所述的气雾混合腔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干雾喷头。
优选的,所述的下进风口和上进风口均环绕风环主体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对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封闭的封闭装置,封闭装置安装在风环主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气雾混合多微孔式出风吹膜机风环的通过加热元件能够调节冷风腔的温度,进而调节膜泡通道流过的气体问题,从而能够精确控制冷却效率和冷却的精确度,吹膜机生产需要提供更大的风量时候,通过提高外部风机送风量来实现。在检测到局部膜厚偏厚或者偏薄时候,加热元件在对应的厚点位置升高温度,延长膜扩展拉伸时间,从而令该位置变薄;反之,则降低温度,且本气雾混合多微孔式出风吹膜机风环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睿智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淄博睿智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4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酸洗加工处理工艺
- 下一篇:盖板、盖板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