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黑眼圈的组合物和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26269.0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2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吉珊;韩志东;张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60 | 分类号: | A61K8/60;A61K8/73;A61K8/64;A61K8/9789;A61K8/49;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陆丰艳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眼圈 组合 化妆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黑眼圈的组合物和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该祛黑眼圈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05‑0.7份葡糖基橙皮苷、0.005‑0.1份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0.001‑0.1份光甘草定、0.0001‑0.05份棕榈酰三肽‑5、0.0001‑0.06份鸡蛋果提取物。本发明提供的祛黑眼圈的组合物相互作用、全方位协调,发挥最佳的眼部肌肤修护作用,减少了色素严重沉着的面积的同时提高了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强度,减少了毛细血管的渗透和血液淤积,最终达到减少黑眼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黑眼圈的组合物和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眼圈,俗称“熊猫眼”,是位于双侧眶下区环形的,呈现青或茶黑色的现象,是较常见的一种眼部问题。而眼部皮肤具有以下特点:①眼部皮肤厚度为0.6-4.0mm,是面部皮肤厚度的1/3-1/5;②每天眨眼时肌肤受到不断的拉伸;③眼部周围只有皮脂腺和变态汗腺,故水脂膜对眼部皮肤保护作用小;④眼部皮肤脂肪含量少,缺乏弹性纤维和胶原结构,故眼部皮肤容易失去弹性,甚至出现提前衰老现象;⑤眼部周围的神经纤维及毛细血管分布密度高,血液循环不畅易导致眼部暗淡、疲劳。因此,生活作息不规律、用眼不当等容易造成眼部皮肤暗淡、皮肤松弛等现象,就会出现黑眼圈、眼袋、鱼尾纹、脂肪粒等问题。
研究表明,黑眼圈的形成主要与色素沉着和血管改变有关。根据黑眼圈形成机理可分为血管型、色素型、松弛型、复合型四种类型。血管型黑眼圈常呈青黑色,睡眠不足、眼睛疲劳等因素引起微血管内血液流速缓慢,血液量增多而氧气消耗量提高,缺氧血红素大增,造成眼周肌肤淤血及浮肿现象,经过光线反射后显现出黑眼圈;色素型黑眼圈为茶黑色,主要是长期日晒、肌肤过度干燥、血液滞留造成色素沉积在眼周;松弛型黑眼圈是由于眼部皮肤老化变薄、胶原蛋白流失产生的凹陷,在眼窝底部呈现青色阴影;而第四种复合型黑眼圈则是混合型黑眼圈,是前三种类型的黑眼圈同时存在2~3种的情况。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深受黑眼圈的困扰。因此,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针对黑眼圈修复和眼部护理的化妆品产品的普及,人们对于眼部修复护理的需求也大幅增强。不过,目前市场上虽有不少祛黑眼圈的产品,但是它们机理和功能单一,未考虑到黑眼圈的综合成因故而起不到良好的祛黑眼圈效果,因此人们对新型的祛黑眼圈眼部产品的开发具有强烈的需求。
例如,专利CN112656745A公开了一种眼部抗衰老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营养液是通过利用富含阴离子和皮肤造血功能的海藻提取物、小麦提取物和燕麦提取物改善皮肤纹理的;并通过樱桃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红石榴提取物和酵母提取物进行美白。再如,专利CN113181103A公开了一种淡化黑眼圈和眼纹的眼部精华液,由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定量的去离子水,甘油3-5份,丁二醇2-4份,对羟基苯乙酮0.5份,聚丙烯酸钠0.2份,尿囊素0.05份,去离子水2-5份,乳酸菌菌株提取物2-5份,茶叶提取物2-5份,石榴皮提取物2-5份,小果咖啡籽提取物2-5份,细小裸藻多糖2-5份,水解胶原2-5份,胎盘蛋白0.5-1份,1,2-己二醇0.5份,乙酰基六肽0.05-0.1份。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机理和功能均较为单一,未考虑到黑眼圈的综合成因故而起不到良好的祛黑眼圈效果。因此,新型祛黑眼圈眼部产品的开发具有强烈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黑眼圈的组合物和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祛黑眼圈的组合物相互作用、全方位协调,发挥最佳的眼部肌肤修护作用,减少了色素严重沉着面积的同时提高了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强度,减少了毛细血管的渗透和血液淤积,最终达到减少黑眼圈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6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体结构、磁性转子及电机
- 下一篇:一种辊印印刷品在线二次涂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