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6498.2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7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锋;屈梦玲;张静娅;高志伟;裴昀;李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23/70;F24S60/00;F24S7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 代理人: | 蓝霞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零碳引光 太阳能 装置 | ||
1.一种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光导光装置、太阳能吸收装置和太阳能定位追踪反射装置,所述太阳光导光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吸收装置连接,所述太阳能吸收装置固定在所述太阳能定位追踪反射装置上;
所述太阳光导光装置包括聚光镜(13),所述聚光镜(13)的聚焦点与导光光纤(1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导光光纤(11)的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能吸收装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13)与所述导光光纤(11)连接处还设有太阳能板(14),所述聚光镜(13)为菲涅尔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吸收装置包括集热管(3),所述集热管(3)外套有玻璃真空内管(2),所述玻璃真空内管(2)外套有玻璃真空外管(1),所述集热管(3)、所述玻璃真空内管(2)和所述玻璃真空外管(1)通过固定挡板(4)密封连接,所述集热管(3)和所述玻璃真空内管(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集热管(3)内设有吸收工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上设有光纤进出口(12),所述导光光纤(11)穿过所述光纤进出口(12)延伸至所述集热管(3)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上设有进水口(9)和出水口(6),所述进水口(9)和所述出水口(6)分别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上设有吸收工质进出口(8),所述吸收工质进出口(8)与所述集热管(3)连通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定位追踪反射装置包括弧形的聚光反射板(17),所述聚光反射板(17)上设有支架(20),所述太阳能吸收装置通过固定器(19)与所述支架(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反射板(17)与所述太阳能吸收装置平行的两端设有若干磁体(16),所述磁体(16)通过铁丝(15)串联,并呈线性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反射板(17)上设置装有光感应装置的智能控制器(22),所述智能控制器(22)上设有旋转盘(23),所述旋转盘(23)上设有永磁体(2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流体零碳引光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集热管(3)内的吸收工质为纳米磁性材料,所述纳米磁性材料为Fe3O4包裹在石墨烯表面形成的复合磁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64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