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聚糖海藻酸钙纳米粒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27049.X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2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圣;张方可;梁珏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31/519;A61K47/42;A61K47/36;A61K47/02;A61P1/00;A61P29/00;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糖 海藻 纳米 粒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海藻酸钙纳米粒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将甲氨蝶呤溶液滴入巯基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再逐滴加入氯金酸溶液,再加入至海藻酸钠溶液中,得到水相;将水相通过同轴针头在氮气剪切下,滴入氯化钙水溶液中,得到海藻酸钙微球,再用壳聚糖水溶液进行清洗,离心后冻干,即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实现牛血清白蛋白载甲氨蝶呤纳米粒简单、快速、高效地包封到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内部,包封率高达90%,且牛血清白蛋白载甲氨蝶呤纳米粒稳定性高。具备胃部保护功能,能够靶向肠道部位递送甲氨蝶呤药物,可以用于肠道炎性疾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炎性疾病的有效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纳米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胃肠道保护功能的壳聚糖海藻酸钙纳米粒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由于甲氨蝶呤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降低四氢叶酸的形成并阻断DNA合成,可有效抑制免疫炎症细胞增殖,起到免疫抑制及抗炎等作用,因此甲氨蝶呤是诸多炎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已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皮肌炎/多肌炎、风湿性多肌痛、银屑病关节炎等炎性疾病。
口服甲氨蝶呤是诸多中至高疾病活动度炎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口服甲氨蝶呤会引发严重胃肠道副反应,常会引起严重粘膜反应,如溃疡型胃炎、出血性肠炎,甚至会出现肠穿孔而致死,同时甲氨蝶呤自身缺乏炎症趋向性,极易引起主要脏器损伤甚至引起系统性毒性。此外,体循环中50%~60%的甲氨蝶呤会与血浆蛋白结合,生物半衰期仅约6小时。
牛血清白蛋白作为甲氨蝶呤的纳米载体得到广泛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甲氨蝶呤由于亲疏水作用力而有较好亲和力,因此可高效负载甲氨蝶呤,牛血清白蛋白具备炎症趋向能力可在炎症部位富集,此外,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可延长甲氨蝶呤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同时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使其具备巨大临床转化潜力。
然而,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药物口服经过胃部会受到胃部低pH及丰富蛋白酶等生理环境影响,易被破坏造成药物过早暴露,无法安全地通过胃部,对病情控制不够及时、彻底,甚至引发一系列毒副反应;且游离甲氨蝶呤易破坏胃肠粘膜完整性引起胃肠部副反应。因此,对口服甲氨蝶呤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药物给予保护,使其安全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是一个急需攻克的难题。
结肠壁易穿透、pH接近中性、蛋白水解酶浓度较低且能够降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此外,肠道上皮细胞存在EPR效应,纳米级粒子能优先被肠道细胞所摄取,因此,靶向结肠是可靠的纳米药物递送策略。
纳米微球由于其良好生物相容性、多样功能及合适尺寸被广泛应用于口服递药系统,多糖如壳聚糖及藻酸盐等能够被结肠酶降解,而胃和小肠中缺乏相应的酶,因此这种多糖材料来源的水凝胶微球可以实现纳米药物口服中的胃部保护。低pH稳定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在口服过程中可避免胃酸或酶对纳米药物的降解破坏,提高纳米药物稳定性,保护纳米药物在胃中不释放,在较高pH值肠道溶出,同时规避多种胃肠道副反应,因此,可口服pH依赖海藻酸钙微球递药系统可为纳米药物在胃肠道递送提供可靠屏障。然而,壳聚糖海藻酸钙纳米粒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载甲氨蝶呤纳米粒的包封,存在包封速率低、不容易包封,容易解离的缺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壳聚糖海藻酸钙纳米粒微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可以实现将牛血清白蛋白载纳米药物快速、且高效地包封到壳聚糖海藻酸钙纳米粒微球内部。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一种壳聚糖海藻酸钙纳米粒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氨蝶呤溶液滴入巯基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牛血清白蛋白载甲氨蝶呤纳米粒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7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