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智能听诊器及其数据存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8339.6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古岩;吴黎黎;雷桂玉;杜英杰;孙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A61B7/02;A61B7/00;G16H10/60;G16H40/6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冯振宇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智能 听诊器 及其 数据 存储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人工智能听诊器及其数据处理系统,听诊器由多组收音结构、声音处理器、扩声器、听筒以及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系统构成,多组收音结构,可以对不同的心肺音、呼吸音进行针对性的搜集;声音处理器,可以去除杂音、增强信号;扩声器以及听筒提供了多人同时听诊的功能;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建立音频数据库,为后续相同病例的判断提供对比文件;数据传输系统,可实现远程会诊及远程数据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人工智能听诊器及其数据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疗的临床工作中,听诊器临床医生判断病例的常规手段之一,尤其是心脏、呼吸系统或者血管杂音等方面听诊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现用的听诊器,有很多弊端:只能单个人听声,无法实现多人听诊,也无法存储,更无法传输;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丰富的数据库远远大于医护人员的经验累积。但是,现有的听诊器无法实现数据库的建立,更无法实现远程会诊;另外,最有价值的病理性声音,往往稍纵即逝或者说只有在发病状态才可以清楚的听到、准确诊断。但是,现有的听诊器无法实现存储功能,只有实现了数据存储以及传输,才能实现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人工智能诊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人工智能听诊器及其数据存储系统,包括听诊器1,听诊器1通过电信号分别与外部的收音设备、信息采集设备连通和显示终端连通,并进行数据交汇;
听诊器1顶部设置有数据传输接口2和频率调节器3;
听诊器1中间段内凹,侧壁开设有扩声器4;
听诊器1底部设置有连接收音结构5的插口。
优选的,收音设备可以为中转设备与多组蓝牙耳机的配置。
优选的,听诊器1内部还安装有存储芯片,存储芯片内部临时存储有音频信息。
优选的,频率调节器3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三个档位,中端档位为人耳听力范围,频率调节器3的外侧还设有提醒字母。
优选的,听诊器1中间段还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扩声器4位于防滑纹下方,且开设有多个,多个扩声器 4环绕听诊器1的本体等角度设置。
优选的,收音结构5采用拾音器,收音结构5采用拾音器,可设有多个,以对应吸气相、呼气相、屏气等状态下的心肺音鉴别。
人工智能听诊器数据存储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信息搜集:人工智能听诊器自更新、清除内部数据后,进行音频信息搜集;
S2:音频播放:将搜集到的音频信息通过外放或者蓝牙传输到收音设备,使医护人员听诊,同时,通过电信号传递给信息采集设备,进行心率音频图显示;
S3:音频建档:听诊器1内的临时存储芯片存储全部音频,同时根据频率不同,分类建档同步至病理性音频库中另存,并进行文件对比,显示可能性病理;
S4:病例归档:由医护人员根据信息采集设备最终确认病例后,从显示终端进行进行确认归档,同步显示到数据库中;
S5:病例查询:患者和其余医护人员可以从移动端口进入数据库中,进行病例查询;
S6:听诊器休眠:在从患者身上离开后,听诊器会进入休眠状态,同时系统会返回S1步骤
优选的,S3:音频建档中,会先对正常心肺音做对比判断是否为病理性心肺音,与于相近的病理性音频文件最对比,对首次出现的病理性音频做特殊标记。
优选的,S5:病例查询中,数据库会设有两种端口,一种为患者端,可进行病例查询,另一种为医护端,可进行数据更改和添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8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