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锂枝晶生长的高镁含量锂-镁合金/铜复合箔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8423.8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6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军;姚瑞君;武俊伟;邓睿;辛民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九环新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6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锂枝晶 生长 含量 镁合金 复合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锂枝晶生长的高镁含量锂‑镁合金/铜复合箔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极由锂‑镁合金箔和铜箔复合轧制而成,所述锂‑镁合金箔中镁的质量百分比为40%‑50%,锂的质量百分比为50%‑60%。本发明的锂‑镁合金/铜复合箔负极具有高镁含量,在锂‑镁合金箔中镁的质量百分比为40%‑50%,该合金配比范围内的锂‑镁合金/铜复合箔负极具有十分优异的抑制锂枝晶生长的能力,并且力学性能等其他性能也非常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锂枝晶生长的高镁含量锂-镁合金/铜复合箔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金属电池是指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的锂电池。与目前商用的石墨负极相比,金属锂的理论比容量更高、电位更负且密度更低,因此被称为锂电池负极的“圣杯”。然而金属锂的活性过高易与电解液反应产生体积膨胀,且在电池循环的过程金属锂的表面容易形成锂枝晶,从而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一方面,在锂电池循环的过程中,锂枝晶极易发展成“死锂”,从而严重影响锂电池的比容量。另一方面,当锂枝晶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刺穿隔膜从而导致锂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发生短路,从而造成热失控或爆炸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有现有技术公开了将金属锂与金属镁合金化后再进行轧制,制备出锂-镁合金箔负极,具有抑制锂枝晶的生长的作用,有效地增加了锂金属电池的安全性。
例如,CN201710112557.8提供了一种可作为锂硫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高镁含量型锂镁合金(镁含量为15wt%-35wt%),采用锂镁合金替代锂不仅能够保证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还能够抑制锂枝晶的产生,既克服了纯锂负极材料的不足,同时又改善了负极材料的可铸造加工性能。
但是,根据锂-镁相图可知,金属锂与金属镁在宽泛的成分范围内可以形成固溶体,并不是所有的锂镁固溶体都能够抑制锂枝晶生长,现有技术公开的锂镁合金抑制锂枝晶生长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锂枝晶生长的高镁含量锂-镁合金/铜复合箔负极及其制备方法,该锂-镁合金/铜复合箔负极具有十分优异的抑制锂枝晶生长的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锂枝晶生长的高镁含量锂-镁合金/铜复合箔负极,所述负极由锂-镁合金箔和铜箔复合轧制而成,所述锂-镁合金箔中镁的质量百分比为40%-50%,锂的质量百分比为50%-6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锂-镁合金箔的厚度为100-120μm,所述铜箔的厚度为10-20μm,复合轧制后的复合箔厚度为100-120μ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抑制锂枝晶生长的高镁含量锂-镁合金/铜复合箔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锂加热变为熔融状态;
(2)将合金元素金属镁加入至熔融的金属锂中,并且在保温状态下不断搅拌,然后冷却,得到锂-镁合金铸锭;
(3)打磨去除锂-镁合金铸锭表面的钝化层;
(4)在锂-镁合金铸锭两侧分别覆上一层离型膜,然后对锂-镁合金铸锭进行轧制,将锂-镁合金轧制成锂-镁合金箔;
(5)打磨锂-镁合金箔的一侧表面,并将此表面面向铜箔叠放在一起;
(6)在锂-镁合金/铜叠片的两侧分别覆上一层离型膜,然后对锂-镁合金/铜叠片进行轧制,将锂-镁合金/铜叠片轧制成锂-镁合金/铜复合箔;
以上步骤均在惰性气体保护中进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加热熔融的容器为镍坩埚或不锈钢坩埚,加热温度为300-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九环新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青岛九环新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8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