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0261.1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瑞丰 |
主分类号: | B21L3/02 | 分类号: | B21L3/02;B21L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圆环 制造 工艺 | ||
1.一种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棒料并预处理
对合金钢原料进行下料制得棒料,对棒料进行矫直使其趋于标准圆柱体,对棒料的两端分别进行切削,将棒料两端制成端面为斜面的斜面端,清除切削部位残留余料并确保斜面端的端面平整清洁;两斜面端的端面与棒料中心轴的夹角为n°;
2)预弯
根据棒料的两个斜面端各确定一个折弯平面,所述的折弯平面经过棒料的中心轴且与对应斜面端的端面的夹角角度为n°;将棒料的中段进行固定,对中段两侧的部分分别在对应折弯平面中进行180度压弯处理,迫使棒料塑性变形而形成两个一体连接的U形部,由此将棒料预制成非闭合的异形环体;在上述异形环体中,两个U形部尺寸参数一致且分别与对应斜面端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两斜面端之间具有间隙以供与相邻的链环扣入相连;
3)编链
取一异形环体,借助两斜面端之间的间隙与相邻的链环相扣连接,将两U形部的圆弧部分分别夹紧,驱使两U形部绕棒料中段的中心轴进行相对扭转,使一斜面端的端面迎着另一斜面端的端面逐渐靠近直至两斜面端的局部搭靠抵顶在一起,此时两U形部仍处于不同的平面;
4)闪光对焊
利用夹具将两U形部的圆弧部分分别夹紧,同时将闪光对焊装置的两电极分别接于两U形部上靠近斜面端的位置,开启闪光对焊装置的电源,首先进入闪光阶段,将两斜面端的端面加热至融化状态,而后进入顶锻阶段,夹具将驱使两U形部绕棒料中段的中心轴进行相对扭转,直至两U形部处于同一平面中,在两U形部相对扭转的过程中两斜面端相互顶压而将接合面的熔化物挤出,最终两斜面端吻合并锻接在一起,此时两U形部构成一闭合长圆状的链环,该链环具有两直臂和两弧形端;切除焊缝处的飞边毛刺,以保证链环接头处外壁平滑整齐;
5)表面处理和热处理
对新编入并进行闪光对焊后的链环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链环表面杂质和毛刺,进行热处理以提升物理性能;
6)圆环链成型后处理
采用上述方式将圆环链编至预定长度,对成型后的圆环链进行拉伸校正,检验配对后即可浸漆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圆环链的材质为23MnNiMoCr54合金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棒料并预处理的步骤中,根据欲生产高强度圆环链型号的要求选取合金钢圆钢或盘条,进行拉直处理,利用精密棒料剪切机进行下料,制得预定长度的棒料,采用矫直机对棒料进行矫直处理,使棒料外形趋于标准的圆柱体,通过试站的方式进行检验筛选,对直度不合格的棒料进行二次矫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弯步骤中,两斜面端的端面与棒料中心轴的夹角角度为n°,50<n<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棒料压弯成异形环体之前,对斜面端的端面利用磨具进行打磨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弯步骤中,棒料通过热压弯的方式弯制成异形环体,在进行压弯之前,利用加热设备对棒料进行加热,使待压弯部位的温度在800-8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编链步骤中,两个U形部进行相对扭转前,利用加热设备对棒料进行加热,使中段的温度在700-7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弯步骤中,预先将棒料整体加热至800-850℃,遂对中段两侧的部分进行压弯处理,将棒料弯制成异形环体,在编链步骤中,通过风冷方式对预弯后的异形环体进行降温,待中段的温度处于700-750℃时,驱使两个U形部绕棒料1中段的中心轴进行相对扭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圆环链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热处理步骤中,首先通过正火工艺进行预先热处理,正火温度为820-880℃,保温20分钟,空气冷却;随后进行淬火,淬火温度为920-980℃,最后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400-450℃,保温30分钟后快速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瑞丰,未经王瑞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02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