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人工介入瓣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3647.8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5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昌;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依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美智年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6 | 代理人: | 汪永生;梁忠益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阳区将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人工 介入 瓣膜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回收人工介入瓣膜系统。该可回收人工介入瓣膜系统包括人工心脏瓣膜、瓣膜固定部分、一级输送部分、二级输送部分和三级输送部分,瓣膜固定部分与二级输送部分之间形成固定空间,人工心脏瓣膜包括主体和连接部,主体为环形,连接部位于固定空间内,并能够在二级输送部分滑动至固定空间轴向外侧时释放,主体套设在瓣膜固定部分外,三级输送部分能够在连接部固定于固定空间内时向着主体滑动,并将主体收束在三级输送部分内。本发明的可回收人工介入瓣膜系统,能够对心脏瓣膜进行回收,进而实现心脏瓣膜的位置再次调整,保证心脏瓣膜的安装位置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回收人工介入瓣膜系统。
背景技术
瓣膜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对于病变瓣膜,通常采用外科手术进行人工心脏瓣膜,但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大等原因不可接受外科手术,针对此类病人可采用介入瓣膜进行,因其不需要开胸,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介入主动脉瓣膜经过最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目前已成为不可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作为房室瓣的二尖瓣和三尖瓣因瓣膜位置解剖结构的复杂,介入瓣膜植入体内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使得该类房室瓣膜的发展相对缓慢。不同于主动脉瓣膜主要为退行性病变导致的狭窄病变,房室瓣主要为各类原因导致的返流病变,返流病变的瓣膜周围钙化斑块较少,介入瓣膜植入后固定较为困难。同时房室瓣通常承受两个方向的力,即心脏收缩时,心室内血液向心房方向冲击瓣膜的力,心脏收缩时向心室方向冲击瓣膜的力。因此为增加房室瓣固定的牢固性,通常都会在介入瓣膜的心房和心室面均增加固定组件,以实现瓣膜在植入位置的铆定。
同时瓣膜释放后,通常会因为释放位置不准确,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为了对释放不准确的瓣膜进行重新定位,通常期望瓣膜在释放后,或部分释放后,能够进行回收,再次释放。然而对于人工房室瓣的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来讲,考虑到其内部存在自然瓣膜的瓣叶、键索等结构,其固定结构设计相对复杂,会极大的影响瓣膜的释放后的可回收性,尤其当瓣膜带有锚定结构时。可回收可有效的将释放定位不准确的瓣膜重新收入到输送系统内,再次释放;可回收性可有效的降低医生的操作难度,提高术后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回收人工介入瓣膜系统,尤其适用于带锚定结构的瓣膜,此人工瓣膜系统能够对心脏瓣膜进行回收,进而实现心脏瓣膜的位置再次调整,保证心脏瓣膜的安装位置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人工介入瓣膜系统,包括人工心脏瓣膜部分、和输送部分,
其中瓣膜部分包含瓣架,瓣架包括主体、锚定部和连接部;
输送部分包括瓣架固定部分、一级输送部分和三级输送部分;一级输送部分套设在瓣架固定部分内并能够相对于瓣架固定部分轴向运动,三级输送部分套设在瓣架固定部分外并能够相对于瓣架固定部分轴向运动,瓣架固定部分与三级输送部分之间形成固定空间;人工心脏瓣膜连接部位于固定空间内,并能够在三级输送部分滑动至固定空间外侧时从固定空间内释放,三级输送部分和/或一级输送部分能够在连接部固定于固定空间内时向着主体滑动,并将主体收束在三级输送部分和/或一级输送部分内;瓣膜在释放前可收入进的三级输送部分与一级输送部分的空间内;一级输送部分的端部设置有tip头,tip头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朝向人工心脏瓣膜。
优选地,三级输送部分和瓣架固定部分间设置有能够相对于瓣架固定部分轴向运动的二级输送部分,三级输送部分套设在二级输送部分外并能够相对于二级输送部分轴向运动,瓣架固定部分与二级输送部分之间形成固定空间;人工心脏瓣膜连接部位于固定空间内,并能够在二级输送部分滑动至固定空间外侧时从固定空间内释放,三级输送部分和/或一级输送部分能够在连接部固定于固定空间内时向着主体滑动,并将主体收束在三级输送部分和/或一级输送部分内;瓣膜在释放前可收入进的三级输送部分与一级输送部分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依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鑫依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36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