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4558.5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淞;李景华;洪伟光;肖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12;C12M1/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体外 诊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装置,微流控芯片包括主芯片以及扩增芯片。主芯片设有加样腔室,与加样腔室的底部连通的第一流道,以及层析腔室。扩增芯片与主芯片可拆卸连接,扩增芯片设有扩增腔室、以及与扩增腔室分别连通的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三流道与层析腔室连通。一方面,完成核酸扩增反应后的样本是直接进入到层析腔室内部,无需通过移液枪进行转移,在密闭环境下完成作业,避免核酸扩增产物对外界的污染,极大地提高检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扩增芯片可以与主芯片分开制作,然后组装在一起,产品结构简化,同时能便于批量化生产扩增芯片,并与主芯片组装在一起,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是指从人体中取出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技术,检测过程中需要相应的仪器和试剂,而这些仪器和试剂就组成了体外诊断装置。体外诊断装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检测中心实验室为代表,它具有系统模块化、自动化的特点,对样本进行流水线式的检验,从而也具有高通量、高效率、高敏感度的优势,但是整套系统也存在费用昂贵、所占体积大、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等缺陷,它主要应用于大型医院;另外一种是以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为代表,它的系统具有集成化、小型化的特点,可随时随地进行样本检验,从而也具有价格实惠、操作简单、结果报告及时的优势。
微流控芯片的技术的优势就是功能集成度高、小型化、自动化,因此微流控技术在POCT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用于POCT的微流控芯片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因而不便于批量生产加工,同时价格相对昂贵,限制了其在POCT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装置,它能够使得结构简单,能便于批量化生产,成本低廉。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主芯片,所述主芯片设有加样腔室,与所述加样腔室的底部连通的第一流道,以及层析腔室,所述层析腔室用于放置层析膜条;以及扩增芯片,所述扩增芯片与所述主芯片可拆卸连接,所述扩增芯片设有扩增腔室、以及与所述扩增腔室分别连通的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层析腔室连通。
上述的微流控芯片,工作时,将核酸提取液加入到加样腔室内部,然后使加样腔室内部的核酸提取液通过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进入到扩增腔室,在扩增腔室内部完成核酸扩增反应,完成核酸扩增反应后的样本通过第三流道输送到层析腔室,与层析腔室内部的层析膜条进行分子杂交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进行结果分析诊断。如此可见,一方面,完成核酸扩增反应后的样本是直接进入到层析腔室内部,无需通过移液枪进行转移,在密闭环境下完成作业,避免核酸扩增产物对外界的污染,极大地提高检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扩增芯片与主芯片可拆卸连接,这样生产制造时,扩增芯片可以与主芯片分开制作,然后组装在一起,不仅使得产品结构简化,同时能便于批量化生产扩增芯片,并与主芯片组装在一起,成本低廉。此外,扩增芯片方便进行更换,并能用作其他的项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增芯片包括第一板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件两个相对侧面的密封膜;所述第一板件上设有贯穿其两个相对侧面的第一镂空口,两个所述密封膜与所述第一镂空口围合形成所述扩增腔室;所述第一板件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镂空口,所述第二镂空口与所述第一镂空口相邻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芯片上的第一弹性管件与第二弹性管件;所述第一弹性管件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弹性管件与所述层析腔室连通;所述扩增芯片设有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的第一插入端,以及与所述第三流道相连通的第二插入端;所述第一插入端与所述第一弹性管件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插入端与所述第二弹性管件可拆卸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45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油道试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涂料机械设备及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