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燃气制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5078.0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6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靳德峰;孟令建;郑涛;郎咸强;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5/24 | 分类号: | F23N5/24;F23N5/26;F23N5/02;F24H9/20;F24H15/124;F24H15/12;F24H15/305;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陈谦 |
地址: | 400026 重庆市江北区港***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风压 开关 冷凝 水产 装置 燃气 制热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燃气制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能将风压开关的负压腔的连通源在风机与大气之间切换,使风压开关的负压腔内压力在负压与常压之间切换。在风压开关需要断开时,风压开关的负压腔与大气连通时,降低冷凝水流入风压开关的负压腔,即有效降低风压开关内产生冷凝水,且结构简单安全。燃气制热设备采用上述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冷凝水流入风压开关的负压腔,也即有效降低风压开关内产生冷凝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压开关及燃气制热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燃气制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压开关是确定燃气制热设备如采暖炉风机是否正常工作的核心部件。风压开关负压口通过管路与风机相连,正压口通过管路与外界大气相连。风机正常工作时产生负压,在风压开关膜片两侧产生压差,迫使风压开关闭合,电脑板检测到风压开关闭合后整机点火燃烧。当风机转速下降或停止时,风压开关负压降低,膜片在弹簧作用下回弹,使风压开关断开,电脑板检测到风压开关断开,整机熄火,报风机故障。在冬季由于燃气制热设备如采暖炉吸入外界的空气温度较低,风压开关负压口与风机相连的管路会生成大量的冷凝水,冷凝水聚集在一起会阻断风压开关与风机的通路或在风压开关内部形成冷凝水,导致风压开关负压腔内没有负压,风压开关无法闭合或风压开关内部短路,整机无法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增大风压开关连接管的截面积来收集冷凝水,并不能杜绝风压开关内冷凝水的产生。申请号为20182190108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壁挂炉,通过对连通管进行加热,能够将连通管内的冷凝水加热呈蒸汽,从而避免冷凝水堵塞而无法检测风压的问题,但此方案存在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结构简单安全且有效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上述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的燃气制热设备。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燃气制热设备的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连接在风机与风压开关的负压腔之间,包括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动作连通风压开关的负压腔与风机或风压开关的负压腔与大气。
当风压开关的负压腔经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与风机连通时,风压开关的正压腔内压力大于负压腔的压力,风压开关内的膜片移动,进而使风压开关内的电极接触,即风压开关闭合。
当风压开关的负压腔经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与大气连通时,风压开关的正压腔与负压腔的压力一致,在风压开关的负压腔内弹簧的作用下使膜片移动进而使电极断开,即风压开关断开。通过在风压开关要断开时使风压开关的负压腔与大气连通,降低或避免冷凝水流入风压开关的负压腔。
进一步的,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为三通阀,切换机构包括阀芯,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通风机,第二接口连通风压开关负压腔,第三接口连通大气,三通阀的电机控制阀芯动作,使风压开关的负压腔与风机或大气连通。
通过设置三通阀作为降低风压开关冷凝水产生的装置,将利用三通阀的阀芯动作,使风压开关的负压腔经三通阀第二接口、第一接口连通风机,或者使风压开关的负压腔经三通阀第二接口、第三接口连通大气。
进一步的,阀芯将三通阀阀腔分成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阀芯动作使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第一阀腔连通,在风压开关的负压腔内形成负压;阀芯动作使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通过第二阀腔连通,在风压开关的负压腔内形成常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5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