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7285.X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3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瑞雪;吴昊;陈国龙;宋卓然;芦思晨;李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38 | 分类号: | G01K7/38;G01K13/00;G01K1/02;G01K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磁吸式 过热 指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过热指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磁铁、握把和弹簧,所述握把的两端穿过所述壳体侧壁开设的凹槽,所述握把的底面与所述磁铁顶面连接,所述磁铁底面用于连接输电线路的接头,所述握把的顶面与所述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顶部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该装置固定在输电线路的接头处,将磁铁吸附在接头上,通过磁铁的位置来判断线路是否过热。该装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也提高了温度指示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过热指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持续可靠的供电需要电力系统设备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而输电线路中可能会存在各种电气设备故障,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的发热。因此电力设备的温度的过热指示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降低维修成本,保证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原有的高压输电线路过热指示设备具有以下缺点或问题:
1、原有的高压输电线路过热指示装置经常暴露在室外,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大,如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就会造成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2、原有的高压输电线路过热指示装置操作较为复杂,指示效果差,没有考虑到夜间温度的指示效果,可能会造成工作人员对故障发现不及时,影响到线路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观测方便,利用温度对磁铁磁性的作用,以及弹簧的作用力,实现线路温度过高时该装置可以对巡检工作人员起到一个提示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包括壳体、磁铁、握把和弹簧,所述握把的两端穿过所述壳体侧壁开设的凹槽,所述握把的底面与所述磁铁顶面连接,所述磁铁底面用于连接输电线路的接头,所述握把的顶面与所述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顶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根据接头处温度的高低来判定是否动作;当温度正常时,磁铁吸附在接头处不动;当温度过高时,磁铁向上运动,带动握把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部铜壳、玻璃壳和下部铜壳,所述玻璃壳设置在所述上部铜壳和所述下部铜壳之间,所述玻璃壳和所述下部铜壳位置对应处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握把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表面贴有红色夜光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对于其他红外成像测温等技术成本更加的低廉,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安装。将该装置固定在输电线路的接头处,将磁铁吸附在接头上,通过磁铁的位置来判断线路是否过热。在夜间一旦发生温度过热的情况,一样能起到指示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力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该装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也提高了温度指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状态下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状态下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铁吸附在接头处的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铁吸附在接头处的输电线路磁吸式过热指示装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1、壳体;11、上部铜壳;12、玻璃壳;13、下部铜壳;14、凹槽;2、磁铁;3、握把;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7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