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7531.1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1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沭阳县恒大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27/00;A01G9/28;A01G7/06;A01G7/04;A01C7/16;A01C1/08;A01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文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00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质 高产 抗病 新品种 杂交 水稻 幼苗 培育 方法 | ||
1.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育苗床(2),并在覆盖区域内提供相应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光照环境,采用苗盘(3)结合旱育的方式育苗,培育出具有高产抗病性的水稻幼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稻种预处理:选择杂交水稻或常规水稻中粒大饱满、无病害的颗粒为播撒稻种,把挑选出的稻种置于阳光直晒的环境中晾晒干燥并脱芒筛分选备用;
S2:育苗基质加工:选择肥沃、无砾石、杂草、无农药药剂残留的土壤为育苗土,选择腐熟农家肥为育苗肥;
S3:育苗育种:把筛选后的稻种放入杀菌药剂中浸泡杀菌,且把浸泡杀菌后的稻种捞出使用清水漂洗4-6次,并滤除水分,其次把滤除水分的稻种堆放、自发温进行催芽,直至稻种破壳露白;
S4:育苗播种:在构建好的苗床(2)上整齐铺设苗盘(3),其次在苗盘(3)上铺设育苗基质,在育苗基质上均匀播撒经过育种处理的稻种,播种完毕后用育苗基质覆盖稻种不见粒,无堆积即可;
S5:育苗管理:幼苗生长成2叶龄期时,施肥1次,幼苗生长至3叶龄期时,施肥2次,且在单株幼苗高度生长至20-25厘米时进行移栽,并且在移栽前2-3天施肥一次;
S6:育苗病害防治:幼苗生长至1-3叶龄期时,喷施防治枯苗病的药剂,幼苗生长至4叶龄期时,喷施防治虫害的药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使育苗土、育苗肥的颗粒粒径小于0.5厘米,把育苗土与育苗肥按1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制成育苗基质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杀菌药剂为15%-25%乳剂2000倍液的剂咪鲜胺、粉剂500倍液的三氯异氰尿酸、或者40%-5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的多菌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移栽前再施表层底肥,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瘦而定,并且由于幼苗根系脆嫩,定植时应尽量避免伤根,土壤应适当湿润,并以细土护根,轻轻压实,然后淋洒足量的定根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在1-3叶龄期时,选用35%甲霜恶霉灵1000倍药液兑水2kg水喷洒秧苗防治枯叶病;且秧苗4叶龄期时,选用10%悬浮剂1500倍液的锐劲特防治害虫药剂。
7.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苗床(2),所述苗床(2)的内部设置安装有苗盘(3),所述苗盘(3)的上侧设置有栽培区(31),所述苗盘(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卡槽(4),所述苗床(2)的上侧设置安装有防护盖(5),所述防护盖(5)上设置有可视窗口(51),所述防护盖(5)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滑块(52),所述稳定滑块(52)与稳定卡槽(4)通过配合安装,所述苗床(2)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安装有滑动杆(6),所述滑动杆(6)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61),所述滑动块(61)的上侧与防护盖(5)的底部相固定连接;
所述苗床(2)的右侧设置安装有氧气罐(7)和增湿罐(8),所述氧气罐(7)设置在增湿罐(8)的前侧,所述苗床(2)的内壁上设置安装有氧气喷头(71)和增湿喷头(81),所述氧气喷头(71)与氧气罐(7)相设置连接,所述增湿喷头(81)与增湿罐(8)相设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沭阳县恒大米业有限公司,未经沭阳县恒大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75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