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网丝回收高粘再生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7685.0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徐禄波;叶飞翔;麻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网 回收 再生 尼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弃的渔网丝中回收高粘再生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回收领域。所述的再生尼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渔网丝尼龙6破碎料100份、缓释扩链剂0.1~5份,其中所述缓释扩链剂由通用扩链剂与高熔点结晶性聚合物混合而成。本发明在渔网丝回收高粘再生尼龙加入由通用扩链剂与高熔点结晶性聚合物混合而成的缓释扩链剂,使得通用扩链剂与高熔点的聚合物均匀分散在一起,并将通用扩链剂包裹在缓释扩链剂内部,使通用扩链剂不直接与水分接触,起到更好的扩链作用,提高通过扩链剂的使用效率和再生PA6的综合性能,使再生尼龙材料拥有更高的黏度与机械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弃的渔网丝中回收高粘再生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回收领域。
背景技术
尼龙6是渔网的主要材质之一,全国每年都要淘汰掉大量的尼龙6渔网。这些废弃的渔网丝如果不进行回收处理,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经过分拣、破碎、清洗、干燥、熔融挤出造粒等流程,可以对渔网丝尼龙进行回收再利用。然而,尼龙渔网经过长期海水浸泡,以及风吹日晒,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老化。此外,尼龙在高温加工条件下对水分比较敏感,容易发生水解,进一步引起尼龙分子量降低,导致通过物理工艺回收的渔网丝尼龙性能明显下降。在熔融挤出造粒过程中添加扩链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尼龙的分子量,改善尼龙的机械性能。
再者,回收处理渔网丝尼龙6时,因破碎后的渔网丝比较蓬松,会吸附大量的水分,难以通过甩干、挤压干燥等工艺彻底除去水分。在含有大量水分的条件下熔融造粒,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尼龙发生高温水解,降低尼龙的分子量和机械性能。为了避免水分的影响,需要增加干燥流程,或者添加扩链剂来修复提高尼龙的分子量。然而,扩链剂上的活性官能团,在高温条件下也十分容易水解开环,导致扩链剂失效。因此,在原料中含有大量水分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扩链,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号CN103554903A)公开了一种扩链增粘改性的回收尼龙材料,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回收尼龙97.0~99.0%,扩链剂0.3~1.0%,复合热稳定剂0.5~1.0%,润滑剂0.2~1.0%。该回收尼龙经过扩链增粘改性后黏度得到明显提高,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尼龙6、尼龙66新料切片用于纺丝或改性工程塑料等原材料。然而,该工艺需要对原料进行烘干处理,以避免水分含量过高对扩链剂造成负面影响。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号CN101805516A)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渔网制备的尼龙6切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废渔网95%-98%,扩链剂0.5%-1.0%,复合热稳定剂1.0%-3.0%,润滑剂0.5%-1.0%。所用的扩链剂为二恶唑啉、环氧基苯乙烯-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扩链剂的作用在于将低分子量的PA6分子重新连结起来,起到提高分子量的作用,得到的尼龙6切片具有与PA6新料切片相当的力学性能和流动加工性能,颜色浅,杂质少,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尼龙6新料切片用于纺丝或改性工程塑料等原材料。然而,该专利需要将碎片离心甩干后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0.2%(重量百分比)才可以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再如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号CN106751783A)公开了一种熔融挤出扩链反应制备的高粘度尼龙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配方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组成:PA6占97.5~100%;增粘剂添加0~1.5%;抗氧剂添加0~1%。通过控制增粘剂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粘度的PA6,满足了不同的应用对于PA6粘度的需求的差异。该发明所采用的工艺,也需要将原料在100℃条件下烘干4h,以避免水分含量过高对扩链剂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知,现有工艺在应用扩链剂制备高粘尼龙时,均需要对原料进行彻底的干燥,以避免水分对扩链剂造成负面影响,而彻底干燥均需要对原料进行专门的烘干处理,烘干处理需要专门的设备,且时间久,会延长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干燥处理,有效避免水分对再生尼龙扩链引起的负面影响的渔网丝回收高粘再生尼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7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