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9971.0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4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金蕊 |
主分类号: | C08J5/04 | 分类号: | C08J5/04;C08L61/14;C08L77/10;C08L67/00;C08K7/14;C08K3/22;C08K3/38;B29C70/34;B29C7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编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混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芳纶纤维、PBO纤维、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进行交替编织,得到混编层;所述混编层以PBO纤维、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为经纱,以芳纶纤维、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为纬纱;
(2)在所述混编层上铺放陶瓷粉,得到单层混编复材;
(3)将至少两层所述单层混编复材依次叠放后,再叠放一层所述混编层,得到混编纤维织物;其中,相邻的混编层之间中均有所述陶瓷粉;
(4)将所述混编纤维织物置于模具中,并向所述模具内注入树脂胶液进行固化,得到所述混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中,将所述树脂胶液分批次注入所述模具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编层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下:芳纶纤维15~20%、PBO纤维10~20%、玻璃纤维20~40%和聚酯纤维20~55%;和/或
所述芳纶纤维、所述PBO纤维、所述玻璃纤维和所述聚酯纤维的直径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在所述得到所述混编层之前,在所述进行交替编织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交替编织后得到的混编坯布进行预定形;
其中,所述预定形在定型机中进行,车速为10~20m/min,风机转速为1500~1800r/min,定形温度为150~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所述交替编织采用纬编圆筒交织机,门副为100~150cm,所述混编层的厚度为0.5~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陶瓷粉为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氮化硼、碳化硼、碳化硅、硼化锆、碳化锆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陶瓷粉的粒径为20~8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陶瓷粉的粒径为50~8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所述单层混编复材由混编层和陶瓷粉层组成,所述陶瓷粉层的厚度为0.1~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
所述混编纤维织物的底面积小于所述模具的底面积,以使所述混编纤维织物的四周设有供所述树脂胶液流动的环形流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混编纤维织物置于模具中,依次进行预压、法向缝合和压制,以使所述混编纤维织物的厚度与所述模具的高度相同,并将所述树脂胶液分批次注入所述模具中,待所述混编纤维织物达到吸附饱和后进行固化,得到所述混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向缝合采用玻璃纤维为缝合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
所述固化的温度为80~180℃,固化时间为6~8h;和/或
所述注入树脂胶液采用真空吸注方式。
13.一种混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分数为4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金蕊,未经叶金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99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曲霉Bir1抑制剂与唑类药物的联合应用
- 下一篇:一种MRI影像诊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