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止式差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0396.6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7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秦绪情;王保国;李金钢;宫雨;谢伟;马浩轩;王兆辉;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F16H48/22;F16H48/40;F16H4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娜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止式 差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止式差速器,包括:壳体、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壳体内设置有行星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行星齿轮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均与行星齿轮啮合,锁止部件适于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将第二半轴齿轮或第一半轴齿轮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半轴齿轮或第二半轴齿轮上设置有连接牙嵌盘,连接牙嵌盘在第一半轴齿轮或第二半轴齿轮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牙嵌齿,锁止部件上设置有可选择地与第一牙嵌齿啮合的第二牙嵌齿,锁止部件在壳体的周向上与壳体相对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锁止式差速器。
背景技术
锁止式差速器用于整车脱困,当某个驱动车轮打滑,动力被消耗,无法脱困时,驾驶员启动锁止式差速器,锁死两侧车轮,使差速器失去差速功能,能使大部分甚至全部转矩传给在良好路面上的驱动轮,以充分利用这一驱动轮的附着力来产生足够的驱动力,使汽车顺利起步或继续行驶。
现有的锁止式差速器在进行差速功能锁止和解锁的切换时配合精度较低,对元件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锁止式差速器,该锁止式差速器的锁止部件在进行差速功能锁止和解锁的切换时对元件磨损小,锁止式差速器的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式差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行星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和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均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驱动部件和锁止部件,所述锁止部件适于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将所述第二半轴齿轮或第一半轴齿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半轴齿轮或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上设置有连接牙嵌盘,所述连接牙嵌盘在所述第一半轴齿轮或所述第二半轴齿轮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牙嵌齿,所述锁止部件上设置有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牙嵌齿啮合的第二牙嵌齿,所述锁止部件在所述壳体的周向上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式差速器通过将第一牙嵌齿设置在连接牙嵌盘的端面上,锁止部件进行差速功能锁止和解锁的切换时,第一牙嵌齿和第二牙嵌齿之间的磨损小,可提升锁止式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邻近所述第一半轴齿轮设置,所述第二壳体邻近所述第二半轴齿轮设置,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配合。
可选地,所述行星齿轮包括:行星齿轮本体和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本体为四个,所述行星齿轮轴为一个长轴和一个短轴构造成的十字轴,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轴端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定位销的轴端处设置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定位销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线圈组件;作动件,所述作动件在所述线圈组件通电时被驱动朝向所述锁止部件沿所述壳体轴线方向移动;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与所述作动件连接;作动销,所述作动销穿设所述壳体,所述作动销的一端与所述摩擦片相连,所述作动销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部件相连,所述作动销在所述作动件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并驱动所述锁止部件,以将所述第一牙嵌齿与所述第二牙嵌齿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部件适于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将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上设置有连接牙嵌盘,所述锁止部件具有与所述连接牙嵌盘固定连接的锁止位置和与所述连接牙嵌分离的解锁位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牙嵌齿,多个所述第三牙嵌齿和多个所述第一牙嵌齿常啮合以使所述连接牙嵌盘与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部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周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二半轴齿轮的轴向延伸,所述卡扣可滑动地配合设置在所述卡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0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