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USD的多平台可视化协同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0452.6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1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卓晖;万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8/3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usd 平台 可视化 协同 设计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SD的多平台可视化协同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部署核心服务器,用于USD核心文件存储及实时推送;为各个专业设计平台安装USD文件格式连接器OMNIVERSE;方案设计阶段:在设计平台中开启Live Sync功能,通过核心服务器的实时更新与推送USD文件完成方案设计的协同与实时可视化;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Live Sync连接核心服务器,将USD文件同步至本地BIM设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施工图设计;项目调整与修改阶段:核心服务器实时更新USD文件,并同步推送至设计人员相应设计平台;同时通过OMNIVERSE实时呈现修改变化;项目调整迭代;完成项目。本发明使得多平台间可以完成实时可视化协同,从而提高设计生产效率与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USD的多平台可视化协同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字化改革已成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方向,BIM是其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支撑性技术。受限于建筑行业要素集成障碍、流程集成障碍以及组织集成障碍等因素,BIM技术当前仍有许多不足亟待完善。
建筑行业BIM设计流程中,各专业间有各自不同的生产软件,而软件间的模型文件格式不尽相同,文件间的格式转换会使模型信息丢失甚至错误等;同时各专业间缺乏实时性、联动性以及系统管理性,导致大量无效重复设计工作量,协同沟通效率低下。
因此,通过一种通用模型文件格式平台将各专业设计平台进行无缝连接,并实时提供各专业设计进度的三维可视化呈现,降低各专业间沟通成本,提高协作设计效率,是BIM设计流程中急需完善的技术内容。
参考数字化、工业化程度较高,体系颇为成熟的影视行业,USD(全称为UniversalScene Description,通用全场景描述)是其中一种可以借鉴的技术。相比于其他建筑传统软件,其拥有更小更快的数据优势,同时具有开源数据包。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USD通用模型格式的多平台可视化协同设计方法,使得多平台间可以完成实时可视化协同,从而提高设计生产效率与质量,为建筑行业实现数字化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USD的多平台可视化协同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实现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高效高质的可视化协同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USD的多平台可视化协同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部署云端或内部服务器作为USD核心文件存储及实时推送设备,即核心服务器;
S2、为各专业设计平台安装USD文件格式连接器OMNIVERSE;建筑方案设计平台如RHINO、SketchUP,建筑、结构、设备BIM专业平台如REVIT、ARCHICAD等;
S3、为各个专业人员及项目负责人设置云端或服务器IP,方便其访问核心服务器;
S4、方案设计阶段,各部分设计人员在其设计平台中开启Live Sync功能,通过核心服务器的实时更新与推送USD文件完成方案设计的协同与实时可视化;
S5、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人员通过Live Sync连接核心服务器,将USD文件同步至本地BIM设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施工图设计;
S6、项目调整与修改阶段,当步骤S4阶段的模型进行修改调整时,核心服务器实时更新USD文件,并同步推送至步骤S5的施工图设计人员相应设计平台;同时,项目模型通过OMNIVERSE实时呈现修改变化;
S7、项目调整迭代,通过S4-S6的迭代进行项目调整与修改,高效的进行项目设计的迭代与实时的可视化效果呈现;
S8、完成项目,通过USD文件输出各专业项目成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0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