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杆空腔储油油缸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4488.1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8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民;王启重;夏继伟;谢峰;刘震;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炎黄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韩娟 |
地址: | 22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杆 空腔 储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杆空腔储油油缸,包含有缸体、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杆内的第二活塞杆、设置在缸体上的第一进油口和设置在缸体上的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周侧壁上设有杆堵;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杆堵紧贴所述缸体内壁设置,第一活塞杆抵在所述杆堵的上沿;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头端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导向套的中心设置在所述缸体端部的中心。通过在第二活塞杆的底端设置导向套,并在导向套的周侧壁上设置杆堵,达到优化整个油缸结构、拆卸便捷、降低活塞与缸筒之间的摩擦和提油缸的使用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缸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塞杆空腔储油油缸。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 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液压缸中由于外侧活塞杆处的杆堵焊接变形区在油缸全伸后扩展到了活塞部分,导致摩擦力增加,影响了油缸的使用质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活塞杆空腔储油油缸,以达到拆卸便捷、降低活塞与缸筒之间的摩擦和提油缸的使用质量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塞杆空腔储油油缸,包含有缸体、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杆内的第二活塞杆、设置在缸体上的第一进油口和设置在缸体上的第二进油口;
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周侧壁上设有杆堵;
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杆堵紧贴所述缸体内壁设置,第一活塞杆抵在所述杆堵的上沿;
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头端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导向套的中心设置在所述缸体端部的中心。
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活塞杆的底端设置导向套,并在导向套的周侧壁上设置杆堵,达到优化整个油缸结构、拆卸便捷、降低活塞与缸筒之间的摩擦和提油缸的使用质量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套、第一活塞和缸体的端部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杆堵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缸体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之间形成第四腔体;所述第二活塞与缸体之间形成第五腔体;
所述第一进油口通过油路与第一腔体联通;第二进油口通过油路与第三腔体联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杆采用一体化工艺生成完成;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通过螺母和定位销相结合的方式连接。通过将第二活塞杆采用一体化工艺制成,并将第二活塞杆的底端采用螺母和定位销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安装,防止活塞杆出现转动,同时也避免因焊接缺陷带来损坏。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底端采用先焊接再加工内孔的方式进行加工。通过采用先焊接后加工内孔的方式有效去除了焊接变形对第二活塞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采用焊接加强筋的方式进行加工。通过将第二活塞采用焊接加强筋的方式加工,既可以增加导向长度又可以减轻重量,也减少了第二活塞杆的推力。
1.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活塞杆的底端设置导向套,并在导向套的周侧壁上设置杆堵,达到优化整个油缸结构、拆卸便捷、降低活塞与缸筒之间的摩擦和提油缸的使用质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炎黄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炎黄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4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