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TAT细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7304.7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1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蓝勋;季凡森;陈琳;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83 | 分类号: | C12N5/0783;C12Q1/6869;C12Q1/6886;G16B30/10;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邰红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tat 细胞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TAT细胞的方法。相对于非癌症相关T细胞,该TAT细胞预期与癌症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力更强,预期杀伤癌症细胞的能力更高。同时,该TAT细胞中包含的TAT‑TCR序列也可用于或结合转录组信息用于癌症筛查,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仅需要采集受试者外周血标本,侵入性小且可利用的信息多,能对现有的肿瘤液体活检方法做出非常好的补充,且有潜力检测早期无症状肿瘤,将癌症诊疗一体化前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血液中的TAT细胞的方法,涉及癌症治疗、筛查、检测与评估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液体活检是当前癌症筛查领域极具前景的技术手段,能够以非侵入的方式采集患者样本,操作简便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过往基于血清癌症标志物、cell-free DNA(cfDNA)、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等进行肿瘤液体活检的技术手段,多是从肿瘤相关的特性出发,在肿瘤发展的早期无法被有效地检测到,信噪比很低。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肿瘤抗原并将其消灭清除的作用,特别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能够迅速激活免疫反应,防止疾病进展。因此理论上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是早于肿瘤发生的。
T淋巴细胞有两类重要的功能特征:第一类是T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和介导免疫应答的T cell receptor(TCR)受体分子,不同的TCR序列对于抗原信息的识别具有特异性。同一个样本内所有TCR受体序列的集合也称为TCR序列组库,能够反映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间接表征疾病进程状态;第二类是在TCR序列识别抗原信息后激活细胞内的免疫信号通路,表现在T细胞基因转录组层面的变化。这两类特征相互偶联但又不完全相关,共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肿瘤杀伤功能。
由于肿瘤细胞高频的突变效应,在应对机体的免疫选择中会发生免疫逃逸的现象,因此机体中存在大量与肿瘤抗原识别无关的T细胞,也称为旁观者T细胞。现有的富集外周血中肿瘤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需要事先构造肿瘤特异性的抗原肽段,然后利用体外刺激实验等策略去筛选能够和抗原肽段相互作用的T淋巴细胞。这样的方法通量低、实验繁琐且没有办法覆盖所有和肿瘤识别相关的T细胞。本发明则在血液中界定出一群肿瘤相关T淋巴细胞(Tumor Associated T cells,TAT)-TAT细胞,提高筛选方法的灵敏度。
本发明涉及利用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TCR)序列组库以及转录组两方面特征,构建用于肿瘤筛查的预测模型,完全从免疫应答的视角去进行癌症的液体活检。本发明方法仅需要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侵入性小且可利用的信息多,能对现有的肿瘤液体活检方法学做出非常好的补充,且有潜力检测早期无症状肿瘤,真正将癌症诊疗一体化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分析确定出血液中的一类T细胞,将其命名为TAT细胞,该类T细胞具有的TCR也存在于同一受试者的肿瘤浸润的T细胞中。本发明进一步发现这一群TAT细胞具有较高的克隆增殖功能,可以反映外周血中肿瘤相关的T细胞群体,同时也预期具有更强的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AT细胞,其包含TAT-TCR序列,所述TAT-TCR序列是在血液中的T细胞和肿瘤浸润的T细胞中共同存在的TCR序列;优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TAT-TCR序列不是非癌症相关T细胞TCR序列。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TAT细胞的方法,其包括判断待确定T细胞的TCR序列是否为TAT-TCR序列,由此确定所述待确定T细胞是否为TAT细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TAT细胞的方法还包括获得TAT-TCR序列集,并且(1)判断待确定T细胞的TCR序列是否存在于所述TAT-TCR序列集中,由此判断待确定T细胞的TCR序列是否为TAT-TCR序列;或者(2)根据对所述TAT-TCR序列集进行计算产生的模型,判断待确定T细胞的TCR序列是否为TAT-TCR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7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铁路道口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舆情文本分析的半监督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