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7453.3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7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景金;李岳;王春迎;王玮;王建国;武蕾丹;田灵娣;潘本锋;宋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Q50/2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环境 数据 融合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多个数据源的大气环境数据;所述多个数据源的大气环境数据包括大气污染源数据、环境受体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所述大气环境数据的类型包括表单类数据和栅格类数据;所述表单类数据和栅格类数据均包含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基于表单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将表单类数据转换为矢量格式的要素类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空间网格;
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栅格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分别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关联,以建立空间连接关系;
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时间信息和所述栅格类数据的时间信息相互关联,以建立时间连接关系;
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将所述要素类数据、所述栅格类数据、所述空间连接关系和所述时间连接关系入库,以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格式的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包括网格编码和网格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网格编码作为各地理空间网格的唯一标识,所述网格位置信息用于描述地理空间网格的空间位置信息;
所述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栅格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分别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关联,以建立空间连接关系,包括:
根据各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位置信息,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编码关联,以建立要素类数据与地理空间网格的空间连接关系;
根据各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位置信息,将所述栅格类数据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编码关联,以建立栅格类数据与地理空间网格的空间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各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位置信息,将所述栅格类数据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编码关联,以建立栅格类数据与地理空间网格的空间连接关系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地理空间网格作为像元分辨率基准,对所述栅格类数据重新采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多个数据源的大气环境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各数据源中与缺失数据相邻位置的同类数据和/或相邻时间的同类数据,补充大气环境数据中的缺失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为按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标记的三维空间网格。
6.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多个数据源的大气环境数据;所述多个数据源的大气环境数据包括大气污染源数据、环境受体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所述大气环境数据的类型包括表单类数据和栅格类数据;所述表单类数据和栅格类数据均包含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表单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将表单类数据转换为矢量格式的要素类数据;
网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空间网格;
空间连接模块,用于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栅格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分别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关联,以建立空间连接关系;
时间连接模块,用于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时间信息和所述栅格类数据的时间信息相互关联,以建立时间连接关系;
入库模块,用于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将所述要素类数据、所述栅格类数据、所述空间连接关系和所述时间连接关系入库,以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格式的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74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