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9737.6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2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高景晖;钟力生;肖娅男;刘泳斌;娄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3 | 分类号: | C04B35/493;C04B35/622;C04B4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新型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化学计量式Pb((Zrsubgt;0.2/subgt;,Tisubgt;0.8/subgt;)subgt;0.99/subgt;,Mnsubgt;0.01/subgt;)Osubgt;3/subgt;,分别称取Pbsubgt;3/subgt;Osubgt;4/subgt;、TiOsubgt;2/subgt;、ZrOsubgt;2/subgt;和MnO原料,并按照固相反应法的相关步骤烧结成铁电陶瓷;对所述铁电陶瓷进行打磨后在上下表面涂敷银浆,保温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对冷却后的铁电陶瓷继续进行保温处理。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固态制冷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电陶瓷在加电场和去电场的过程中,其自发极化会在有序排列和无序排列两种状态中切换,并对外界环境产生放热和吸热效应,该现象称为电卡效应,可以用来制冷。基于电卡效应的制冷技术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无噪音、环境友好、可集成、易于操作等特点,已成为下一代制冷技术的有力候选者。通常而言,铁电陶瓷在初始状态下,其自发极化完全处于无序排列状态,剩余极化为零。在外加电场第一次作用时,铁电陶瓷的自发极化从完全无序的状态被翻转至有序状态,此时产生很大的熵变,铁电陶瓷也产生很大温度变化。然而,在去掉电场后,铁电陶瓷的自发极化只能部分恢复至无序排列状态,此时产生的熵变较小,铁电陶瓷产生的温度变化仅为0.1~0.3℃。
近期研究发现,通过适量的异价元素掺杂,可以在铁电陶瓷中引入缺陷偶极子,经保温过后缺陷偶极子的分布具有与铁电畴相同的结构。缺陷偶极子的存在可以提供一个恢复力,使得去掉电场后的自发极化能够完全恢复至无序排列状态,产生很大的熵变,相应的铁电陶瓷也能产生很大的温度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现有的铁电陶瓷引掺杂异价元素与氧空位,使得二者之间形成缺陷偶极子,从而增强铁电陶瓷的电卡效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铁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化学计量式Pb((Zr0.2,Ti0.8)0.99,Mn0.01)O3-δ,分别称取Pb3O4、TiO2、ZrO2和MnO原料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料;
S2:将混合料球磨、烘干;
S3:将烘干后的混合料研磨、过筛,获得混合粉料;
S4:将混合粉料预烧、保温后冷却至室温;
S5:将冷却至室温的混合粉料研磨、烘干;
S6:将烘干后的混合粉料二次研磨,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PVA混合均匀,过筛选出粒径为0.15mm至0.28mm的粉料;
S7:将过筛后的粉料保压,获得化学计量式为Pb((Zr0.2,Ti0.8)0.99,Mn0.01)O3-δ的胚件;
S8:将化学计量式为Pb((Zr0.2,Ti0.8)0.99,Mn0.01)O3-δ的胚件烧结后冷却至室温,即获得化学计量式为Pb((Zr0.2,Ti0.8)0.99,Mn0.01)O3-δ的铁电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9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