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NS的ECS服务黑名单防护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1206.0 | 申请日: | 202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鹤鹏;邢志杰;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1/4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黄玉东 |
地址: | 101408 北京市怀柔区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ns ecs 服务 黑名单 防护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DNS的ECS服务黑名单防护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检查转发服务器的记录是否命中设定的ECS服务黑名单,其中,若未命中,则正常提供ECS解析服务;若命中,则根据命中的类型执行对应的防护策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关于ECS的三种防护策略,包括ECS前缀过长限制、ECS前缀过短限制、ECS前缀路径不可路由,该三种防护策略在现有DNS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在兼容现有DNS的应用场景基础上对ECS行为进行限制,通过该防护策略能过滤出符合RFC规范的ECS请求,进而提升ECS服务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DNS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NS的ECS服务黑名单防护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于解决网络拥堵的CDN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分布式系统服务中,其中,转发DNS服务器使用ECS技术将携带客户端的ip subnet信息的包发送给上游服务器,上游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subnet信息给出更精确的访问地址。ECS是EDNS Client Subnet,是一种DNS扩展协议,由RFC 7871定义,其主要作用是允许LocalDNS把用户IP透传给权威DNS,目前被Google、OpenDNS和腾讯DNSPod等公共DNS服务所支持。
目前各种DNS服务器对ECS协议支持并不统一,造成ECS服务缺陷包括两处:
1、查询路径上所有的DNS服务器会通过edns0 subnet字段获取客户部分IP信息,一些DNS服务器不规范使用会放大隐私泄漏的危险,从而使攻击者通过对这些信息扫描CDN平台造成安全隐患。
2、一些不可路由的ECS前缀或其它带有非法ECS字段的请求会对权威DNS服务器产生误导,从而大量占用解析资源,造成解析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DNS的ECS服务黑名单防护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建立ECS服务黑名单防护机制实现dns服务器的ECS安全认证,以此提升ECS服务安全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DNS的ECS服务黑名单防护方法,包括:检查转发服务器的记录是否命中设定的ECS服务黑名单,其中,
若未命中,则正常提供ECS解析服务;
若命中,则根据命中的类型执行对应的防护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检查转发服务器的记录是否命中设定的ECS服务黑名单包括:对发送的携带ECS字段的ipv4和ipv6的地址前缀长度进行检测,若ipv4的地址前缀长度超过24位或ipv6的地址前缀长度超过56位,并且没有采用加密措施的请求的转发服务器加入ECS服务黑名单。
进一步地,所述检查转发服务器的记录是否命中设定的ECS服务黑名单还包括:对发送的携带ECS字段的ipv4的地址前缀长度进行检测,若ipv4的地址前缀长度少于22位,则将此转发服务器加入ECS服务黑名单。
进一步地,所述检查转发服务器的记录是否命中设定的ECS服务黑名单还包括:检查携带ECS字段的转发服务器的前缀路径是否能路由,若不可路由,则将此不可路由的转发服务器加入ECS服务黑名单。
进一步地,根据命中的类型执行对应的防护策略包括:针对命中为ECS前缀过长的类型,其转发服务器的ECS查询请求强制采取加密策略;针对命中为ECS前缀过短的类型,其转发服务器的ECS查询请求拒绝提供ECS服务;针对命中为不可路由的类型,其转发服务器的ECS查询请求进行拒绝应答。
进一步地,所述正常提供ECS解析服务包括:对请求的edns IP subnet字段以及向外递归得到的ECS应答结果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应答转发服务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DNS的ECS服务黑名单防护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1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