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短乳杆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3164.4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9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章检明;易华西;刘玳瑶;刘大群;陈娟;张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3/00;A23L2/38;A23L33/00;C12R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6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31000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氨基 丁酸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短乳杆菌及其应用,短乳杆菌分类命名为Lactobacillus brevis,菌株号为YSJ‑3,已于2021年8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307。本发明拓展了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菌株来源,为以后乳酸菌,γ‑氨基丁酸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在以胡萝卜汁为主的培养基里发酵,可以提高短乳杆菌YSJ‑3产γ‑氨基丁酸的产量,相对于MRSG肉汤培养基有明显提高,胡萝卜汁对短乳杆菌YSJ‑3产γ‑氨基丁酸的产量提升有促进作用,并且得到的胡萝卜发酵液可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的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胡萝卜汁,可以为富含γ‑氨基丁酸的食品的发展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短乳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分布于哺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非蛋白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由L-谷氨酸(L-Glu)或L-谷氨酸钠(L-MSG) 经过谷氨酸脱羧酶的作用,脱去一分子羧基而形成。GABA同样作为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存在于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能够起到抑制作用。但年龄增长和精神压力的不断变大会影响人体内谷氨酸转化为GABA,并且当人体缺乏GABA时,会出现焦躁、失眠、疲劳等症状,而通过日常饮食摄入GABA 是补充该功效物质的一种有效方式。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LAB作为一种食品安全级的微生物,具有谷氨酸脱羧酶 (glutamic aciddecarboxylase,GAD)活性,可以催化L-谷氨酸及其钠盐合成 GABA。因此,挖掘得到一株产GABA的乳酸菌菌株一直是乳酸菌领域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短乳杆菌,及提供一种高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胡萝卜汁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短乳杆菌,分类命名为Lactobacillus brevis,菌株号为YSJ-3,已于2021 年8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3307。
本发明中短乳杆菌通过蘑菇的发酵食品中分离得到,已于2021年8月27 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经过发现,可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经过发酵可以得到含有γ-氨基丁酸的发酵物,并且γ-氨基丁酸的产量可高达1.30mg/mL。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述的短乳杆菌在产γ-氨基丁酸中的应用。
由于短乳杆菌YSJ-3可以产γ-氨基丁酸,并且产量高,因此本发明中还可以将其应用于产γ-氨基丁酸,应用方法有多种,作为优选,包括:将短乳杆菌 YSJ-3接种于培养基中发酵产γ-氨基丁酸。
本发明中将上述的短乳杆菌在产γ-氨基丁酸中的应用时,培养基的类型可以有多种,但是不同的培养基下的γ-氨基丁酸的产量有着很大不同,作为优选,所述培养基为MRSG肉汤培养基。
本发明中除了将短乳杆菌YSJ-3接种于MRSG肉汤培养基上发酵产γ-氨基丁酸以外,还可以将其接种于蔬菜汁中发酵产γ-氨基丁酸,作为优选,所述培养基由胡萝卜汁以及加入所述胡萝卜汁中的配料混合而成,所述配料包括L-谷氨酸钠、牛肉粉以及葡萄糖。当接种于该培养基中发酵时,可以高产γ-氨基丁酸。
本发明中配料的配比对于γ-氨基丁酸产量也有着不同的影响,作为优选,所述L-谷氨酸钠、牛肉粉和葡萄糖在所述胡萝卜汁中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0.3~0.7%、0.3~0.7%和3.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3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