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复合检测提前预警智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0218.X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0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正;杨德志;陈建;罗元林;卢诗妍;杨海燕;黄俊杰;张欢;杨显辉;李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78;G01R31/389;H01M10/4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孔静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复合 检测 提前 预警 智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复合检测提前预警智能装置,属于锂电池热失控检测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设备预警时间有限、适用范围小、存在误检的问题。其包括MCU主控分析模块,所述MCU主控分析模块电信号连接有提前预警信号总线输出模块,所述MCU主控分析模块还电信号连接有单元锂电池应变力检测模块,所述MCU主控分析模块还电信号连接有单元锂电池CO检测模块,所述MCU主控分析模块还电信号连接有单元锂电池H2检测模块,所述提前预警信号总线输出模块信号连接有系统管理平台。本发明适用于锂电池复合检测提前预警智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热失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复合检测提前预警智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锂电池的安全检测一般是通过监测单元锂电池电极上的电压、电流、以及两极温度,并将采集的信息进行比较,一旦采集信息突变则默认锂电池热失控,该检测方式适合部分锂电池热失控的检测,比如锂电池穿刺、剧烈碰撞引起的内部短路,这样的检测方式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同时该检测模式也存在误检的可能,比如锂电池单元之间电气连接系统短路、漏电等,所以该种方式检测并不代表锂电池热失控的普遍特征,具有特殊性、个别性,不具备普遍性,同时更难以实现对锂电池热失控进行趋势分析、趋势预判、以及锂电池热失控提前预警等。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锂电池的安全检测方式,就是在锂电池的环境周围安装烟雾探测、温度探测、火焰探测等传感器,其本质就是探测锂电池单元热失控后所产生的烟雾、高温、火焰,所有这些探测的特征均来自于锂电池热失控后所产生的特征,无法做到对锂电池热失控前的提前探测、提前预警。
通过监测单元锂电池电极上的电压、电流、以及两极温度,这样检测单元锂电池的突变数据,从而实现锂电的安全检测预警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针对锂电池穿刺、剧烈碰撞引起的内部短路比较有效,对其它锂电热失控状况不太实用。
2、具有误检的可能,比如锂电池单元之间电气连接系统短路、漏电等造成的电压、电流、两极温度突变无法有效识别和剔除。
3、不具备提前预警的功能,一般发生在热失控的时候。
4、不具备检测锂电池各种热失控的普遍特征性。
通过监测单元锂电池环境周围锂电池单元热失控后所产生的烟雾、高温、火焰等,这样的安全检测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烟雾、高温、火焰等特征均来自于锂电池热失控后所产生的特征,无法做到对锂电池热失控前的提前探测、提前预警。
2、传感器安装在锂电池单元旁边空间,探测传感器与锂电池单元具有一定探测距离,实时性较差,同时因为环境的干扰影响,会有误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复合检测提前预警智能装置,解决现有锂电池热失控检测设备预警时间有限、适用范围小、存在误检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电池复合检测提前预警智能装置,包括MCU主控分析模块,所述MCU主控分析模块电信号连接有提前预警信号总线输出模块,所述MCU主控分析模块还电信号连接有单元锂电池应变力检测模块,所述MCU主控分析模块还电信号连接有单元锂电池CO检测模块,所述MCU主控分析模块还电信号连接有单元锂电池H2检测模块,所述提前预警信号总线输出模块信号连接有系统管理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锂电池应变力检测模块包括粘贴在单元锂电池表面的单元锂电池应变片,所述单元锂电池应变片电连接有恒流电源,所述单元锂电池应变片电信号连接有A/D采样电路,所述A/D采样电路与MCU主控分析模块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锂电池应变片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02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