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装夹次数的外圆磨床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0715.X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0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冬明;朱晓淑;余国亮;肖健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三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创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55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234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次数 磨床 工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装夹次数的外圆磨床工装,包括传动盖盘、顶针、牵转盘、牵转定位柱、推力轴承、弹簧和带动工件转动的牵转块,其中,所述牵转盘与所述传动盖盘固定连接,所述牵转定位柱与所述牵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牵转块位于与所述牵转定位柱的内部,所述牵转块与所述牵转定位柱为周向固定、轴向活动装配,所述牵转块穿过所述牵转定位柱与工件周向固定、轴向活动装配,所述推力轴承穿设在所述顶针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要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工件两端的加工,减少了装夹次数,有利于提高产品两端的同心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减少装夹次数的外圆磨床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精磨加工产品两端的尺寸时,传统方式需要装夹产品一端,再加工产品另一端,因此,要完成产品两端的加工,至少需要进行两次装夹。加工同一产品时,进行多次装夹,容易导致产品精度降低,尤其是产品两端的同心度,同时,多次装夹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装夹次数的外圆磨床工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装夹次数的外圆磨床工装,包括传动盖盘、顶针、牵转盘、牵转定位柱、推力轴承、弹簧和带动工件转动的牵转块,其中, 所述牵转盘与所述传动盖盘固定连接,所述牵转定位柱与所述牵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牵转块位于与所述牵转定位柱的内部,所述牵转块与所述牵转定位柱为周向固定、轴向活动装配,所述牵转块穿过所述牵转定位柱与工件周向固定、轴向活动装配,所述推力轴承穿设在所述顶针上,所述顶针依次穿过所述传动盖盘、牵转盘、牵转块后顶在工件上,所述弹簧夹设在所述推力轴承、牵转块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转块为六角牵转块,所述六角牵转块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顶针同轴设置的外六角凸台,所述六角牵转块的外六角凸台装配在工件的内六角孔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针的一端穿过所述传动盖盘安装于机床上,另一端则顶在工件的顶针孔上,工件的顶针孔与内六角孔同轴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转块的侧面上设有牵转销安装孔,所述牵转销安装孔上安装有牵转销,所述牵转定位柱的侧面上设有长圆孔,所述牵转销穿过所述长圆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转块设有一端开口的内腔体,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牵转块的内腔体,所述牵转定位柱设有一端开口的内腔体,所述牵转块位于所述牵转定位柱的内腔体,所述牵转块嵌套在所述牵转定位柱之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盖盘上设有供所述顶针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牵转盘上设有供所述顶针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顶针、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同轴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转定位柱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牵转盘的凹槽内,所述牵转盘的凹槽为圆形并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牵转块、牵转定位柱均为圆柱状,所述牵转块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推力轴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之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针上设有限制所述推力轴承后退的第一限位台阶和限制牵转块后退位置的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牵转块上设有供所述顶针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位于所述牵转块的内腔体之内并且无法穿过所述第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转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传动盖盘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圆磨床工装还包括顶在工件另一端上的辅助顶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推力轴承的分隔作用下,所述弹簧与所述顶针不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只需要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工件两端的加工,减少了装夹次数,有利于提高产品两端的同心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三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三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07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