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量采样管及其采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3452.8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9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杨恒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A61B5/151;A61B5/153;A61B5/154;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采样 及其 采血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量采样管及其采血方法。该微量采样管包括:管体、管盖和采血组件,其中,管体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样本;管盖盖设于管体的开口处,管盖上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封盖通孔的弹性膜层,弹性膜层上设置有贯通通孔的切缝,采血组件用于采集样本,并向容置腔内注入样本;采血组件的一端穿过弹性膜层并伸入容置腔内,采血组件的另一端位于管盖外;其中,采血组件的一端伸入管体内时,采血组件与弹性膜层密封配合。本申请的微量采样管的结构简单,通过结构改进能够方便用户单手操作,减少人工操作过程,提高采血效率,且能够减小样本生物污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量采样管及其采血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样本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样本。例如,血液样本测定需要从患者采集一定量的样本。常用的采血方式有两种:采静脉血和采末梢血。静脉采血方式适合于成年患者;而对于婴幼儿、儿童或重症患者有时难以通过静脉方式采血,这种情况下往往采末梢血。
末梢血的采集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需要医生选取未采样的微量采样管以及毛细管,并将微量采样管的管盖取下;(2)手持毛细管将末梢血吸入毛细管;(3)医生需要两手配合操作,通过一只手拿球囊,另一只手持毛细管,将球囊插入到毛细管未接触末梢血的一端上;(4)通过一只手拿着毛细管将血样打入微量采样管中,在此过程中,为了使末梢血能够打入微量采样管中,医生需要两手配合操作,通过医生的另一只手支撑微量采样管;(5)待末梢血注入完毕后,将管盖盖回至微量采样管的开口,并丢弃已使用的毛细管。可见,当前微量采样管的结构设置,导致末梢血采血的过程较为繁琐,微量血采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量采样管及其采血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量采样管的结构设置导致采血的过程较为繁琐,微量血采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量采样管,该微量采样管包括:管体、管盖和采血组件,其中,管体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样本;管盖盖设于管体的开口处,管盖上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封盖通孔的弹性膜层,弹性膜层上设置有贯通通孔的切缝;采血组件用于采集样本,并向容置腔内注入样本;采血组件的一端穿过弹性膜层并伸入容置腔内,采血组件的另一端位于管盖外;其中,采血组件的一端伸入管体内时,采血组件与弹性膜层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弹性膜层设置于通孔靠近管体的开口的一端,或者,弹性膜层设置于通孔的中间位置,或者,弹性膜层设置于通孔远离管体的开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切缝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子切缝和第二子切缝;或者,切缝呈一字型设置,或者,切缝呈曲线设置。
进一步地,采血组件包括:毛细管操作手柄,与管盖可拆卸连接,且设于管盖远离管体的一侧;及毛细管,固定于毛细管操作手柄上,且毛细管的一端贯穿切缝,并伸入容置腔内,毛细管与弹性膜层密封配合;毛细管的另一端凸出毛细管操作手柄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采血组件还包括毛细管盖,盖设于毛细管操作手柄上,毛细管盖用于对管体进行密封;毛细管盖与毛细管的另一端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管体的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吸有样本的毛细管的一端置于容置腔内时,以向微量采样管自动注入样本。
进一步地,沿远离管体的开口方向,管体的底部的内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管体的底部的最小内径大于或者等于2mm。
进一步地,管盖包括内盖和围设于内盖外侧的外盖,内盖采用弹性材料,外盖用于对内盖进行定型,通孔贯通设置于内盖上,外盖远离管体的一侧端面设置有封口膜,封口膜用于对容置腔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微量采样管还用于采集静脉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3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