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轴类零件的预应力车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3480.X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倪益俊;王亚权;张灿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富达汽车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B23B5/08 | 分类号: | B23B5/08;B23Q3/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中润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4 | 代理人: | 黄金英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零件 预应力 车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轴类零件的预应力车削装置,包括加工台以及对称安装在加工台两端的侧架,其中一个所述侧架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辊,另一个所述侧架上转动支撑有尾辊,所述连接辊与尾辊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液压夹头。在工件加工过程中,车削座与转珠共同支撑此段工件,避免工件长度过大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或相对角度出现偏差;当工件振幅超出特定范围时,外界控制器会调节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参数,通过第一丝杠与连接座改变支撑架的位置,使得转柱靠近车削座,减小两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对工件的支撑作用;在加工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改变转接块的位置,增大多个转柱与工件之间的压力,进一步降低工件的振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类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轴类零件的预应力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精密切削加工或者磨削加工中对工件施加预应力得到表面的残余压应力的工艺成本较低,因此在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规的预应力车削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工件的支撑力不足,当工件过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或相对角度容易出现偏差,并且在加工不同直径的工件时,对工件的支撑力不能灵活的调整,导致工件振幅过大,影响加工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轴类零件的预应力车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预应力车削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工件的支撑力不足,并且不能根据工件的直径进行灵活调节,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或相对角度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而提出的用于轴类零件的预应力车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轴类零件的预应力车削装置,包括加工台以及对称安装在加工台两端的侧架,其中一个所述侧架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辊,另一个所述侧架上转动支撑有尾辊,所述连接辊与尾辊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液压夹头,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同一侧架上的两个第一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杠,两个所述第一丝杠上均配合安装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均固定连接有加压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两个所述侧架之间还水平安装有平衡滑杆,所述第二丝杠与平衡滑杆上均配合安装有翼板,两个所述翼板共同支撑有车削座。
进一步,所述加工台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装置与连接辊相连,所述加工台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尾辊固定相连。
进一步,两个所述加压机构均包括与对应连接座固定相连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均包括水平设置的两个支板,每个所述支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每个所述支板上还开设有滑动槽道,且每个滑动槽道内均滑动设置有转接块,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均与位置相对应的转接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转接块均固定支撑有连臂,每个所述连臂远离相应支撑架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加压座,每个所述加压座上均开设有转动槽,且每个转动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柱,每个所述转动槽的中轴线均与相应转柱的中轴线相互平行并不相重合。
进一步,所述加工台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底板,位置相对应的底板与滑轨滑动配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车削座上安装有刀具,所述车削座的中部同轴开设有柱形槽,所述车削座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多个调节槽,每个所述调节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抵杆,且每个抵杆均朝向车削座中轴线倾斜设置,每个所述抵杆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转珠。
进一步,每个所述调节槽内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每个所述抵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柱,且每个导柱均活动贯穿相应的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下方。
进一步,每个所述调节槽的内底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极板,每个所述第二极板与相应的固定板之间均平行滑动设置有第一极板,且位置相对应的固定板与第一极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富达汽车配件厂,未经靖江市富达汽车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3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