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慧能源物联网系统的物联网智能网关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4991.3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4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张亚媛;陈恺;武子皓;庾云龙;刘晴;陈进斌;熊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W88/16;H04L12/02;H04L12/10;G08B3/10;G16Y10/75;G16Y30/00;G16Y4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慧 能源 联网 系统 智能 网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慧能源物联网系统的物联网智能网关,包括智能网关系统,所述智能网关系统包括供电模块、CPU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和终端设备通信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CP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终端设备通信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供电模块、CPU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和终端设备通信模块的相互协作,能够及时地接收与处理信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联网网关发展不成熟、信号传递不及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智能网关,特别是一种用于智慧能源物联网系统的物联网智能网关。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已涉及到农业、食品安全、智能交通、电力系统等各个行业口,高校也陆续地开展物联网的教学,无论是产业应用还是高校教学都是将物联网技术进行一个综合的应用,每一个完整的物联网产品都是在智能网关的综合控制和管理下进行工作,所以物联网智能网关在整个系统中尤为重要。
在智慧能源物联网系统的使用中,智能网关是十分重要的节点,需要通过智能网关对数据信号进行传递,由于智能网关发展的不成熟,现有技术只能够达到将信号显示在固定设备,导致了信号传递不及时,现急需一种用于智慧能源物联网系统的物联网智能网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慧能源物联网系统的物联网智能网关,从而及时地接收与处理信号。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智慧能源物联网系统的物联网智能网关,包括智能网关系统,智能网关系统包括供电模块、CPU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和终端设备通信模块,供电模块与CPU控制模块电性连接,CP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终端设备通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CP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气连接,CPU控制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通过CPU控制模块分析处理数据,并将信号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然后将信号及时的传输至设备终端以及客户终端。
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物联网智能网关供电;所述CPU控制模块用于信息处理;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数据传输;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数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通信模块用于与终端的接收设备进行通信。
智能网关系统还包括警报模块和复位模块,CPU控制模块与警报模块电性连接,CPU控制模块与复位模块电性连接,当有报警时通过蜂鸣器进行声音报警提示,需要电路进行整体复位时,通过声学信号传递,进一步避免遗漏数据,提高网关的准确性。
供电模块包括5V电源适配器和电源芯片,这样使得电源供电稳定而且电路简单。
CPU控制模块内部集成有数据接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CPU控制电路主要是采用S3C6410-ARM11控制芯片,此芯片支持Wince、Linux、Android系统,基于ARM1176JZF-S核设计。
数据传输模块为Wi-Fi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内部集成有RJ45和SDIOWi-Fi,数据通过Internet进行快速的传输。
显示模块为电容多点触控液晶屏,使操作更加灵敏、稳定、准确。
终端设备通信模块接口与终端的接收设备通信,终端包括客户终端和设备终端,短距离通信一般使用ZigBee技术即可。
警报模块为蜂鸣器报警,以实现警报功能。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CPU控制模块对接收到的终端设备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液晶屏显示模块进行直观地显示,然后将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送给客户终端,客户终端发送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送给CPU控制模块,CPU控制模块进行处理,液晶屏显示,然后通过与终端设备通信模块发送给终端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进而可以及时地接收与处理信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联网网关发展不成熟、信号传递不及时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4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