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5915.4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0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亮;吴昊天;肖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东鑫环保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5/00 | 分类号: | C22C35/00;C22C29/16;C22C1/05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钟丹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硼铬氮 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设计比例配取铝源、硼源、铬源、碳还原剂、铁源、催化剂、熔点调节剂,混合,获得混合粉,在真空环境下于1150-1260℃进行真空烧结5-90min,然后再于氮气气氛下于1190-1330℃进行氮化烧结20-480min;获得铝硼铬氮铁合金中间产物,将铝硼铬氮铁合金中间产物与活化剂混合、破碎获得活化料,在真空环境下于200-600℃进行活化烧结1-24h,即得铝硼铬氮铁合金;
所述铝硼铬氮铁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铝6-30%,硼2-26%,铬6-38%,碳0.1-14%,氮12-32%,铁3-35%,硫≤0.15%,磷≤0.15%,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铬含量为40-60wt%的铬矿粉、金属铬、铬铁粉中的一种20-65%,碳含量大于85%的碳质还原剂1-16%,金属铝粉8-32%,金属硼粉或硼铁粉8-16%,金属铁或还原铁粉3-35%,催化剂1-3%,熔点调节剂1-3%,按总质量百分比100%混合均匀、细磨获得混合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为V2O5、金属锰粉、工业纯铁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熔点调节剂为纳米碱金属氧化物、纳米萤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混合粉粒径为-400目~-80目;
所述真空烧结的真空度为20-67KPa;
所述真空烧结时的升温速率为8-32℃/min;
所述氮化烧结时,为正压环境,氮气流量为2-15Nm3/min,压力为0.12-4.5Mpa;
氮化烧结完成后,反应产物随炉冷却至180-410℃,获得铝硼铬氮铁合金中间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铝硼铬氮铁合金中间产物与活化剂混合、破碎至-80目获得活化料;
所述活化剂为纳米碳粉、纳米纯硼粉、纳米碱金属和稀土金属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活化烧结于真空微波烧结炉中于微波的辅助下进行;
所述活化烧结时的升温速率为5-30℃/min,活化烧结完成后,以2-23℃/min随炉冷却到100-2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铝11.96-24.8%,硼2.28-21.43%,铬9.2-37.2%,碳0.21-13.15%,氮13.67-31.6%,铁3.32-34.63%,硫≤0.13%,磷≤0.12%,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铝13.53-24.8%,硼6.14-21.43%,铬9.2-25.69%,碳0.36-13.15%,氮22.16-31.6%,铁3.32-34.63%,硫≤0.12%,磷≤0.12%,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铝13.53-24.8%,硼6.14-21.43%,铬11.2-18.8%,碳0.97-3.46%,氮22.29-26.81%,铁14.02-34.63%,硫≤0.12%,磷≤0.11%,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硼铬氮铁合金,熔点为1480-1520℃,密度为4.5-5.6t/m3。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一种铝硼铬氮铁合金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铝硼铬氮铁合金作为高强氮微合金化钢生产的强化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东鑫环保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未经长沙东鑫环保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59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矿井救援机器人路径规划模拟测试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