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波束宽度测算的抗有源诱偏方法、装置及多机阵列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5980.7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景洪;杨集;叶江峰;熊磊;董见;陶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G01S7/3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波束 宽度 测算 有源 偏方 装置 阵列 | ||
1.一种基于波束宽度测算的抗有源诱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在执行任务前,先将抗有源诱偏装置安装在反辐射装备上,并对抗有源诱偏装置进行校标;
步骤2:将目标雷达已知特征参数录入抗有源诱偏装置中;
步骤3:根据预估的雷达来波波束跟踪速度,以及反辐射装备数量情况确定反辐射任务执行策略,即从单机、双机、多机执行测距任务中选择一种;
步骤4:使用单机测距、双机测距、多机测距中的一种方法测出同一平面上辐射信号功率下降预定值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算出波束宽度θ;
步骤5:通过得到的波束宽度θ,对天线的增益G和口面直径D进行估算;
步骤6:根据计算出的来波天线的增益G和口面直径D,判别诱饵信号和目标雷达信号;
步骤7:对雷达位置进行定位,调整攻击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预定值为3dB,与此对应,波束宽度θ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L0为测得的功率下降3dB的位置点间距,单位为米;
R0为预设的目标雷达距离,单位为米;
π为圆周率;
与此对应,步骤6天线的增益G和口面直径D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G为天线增益,单位为dB;
C为常数;
g为口面利用系数;
θ为对称波束宽度,单位为°;
K为常数;
λ为波长,单位为米;
D为天线口面直径,单位为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出辐射信号功率下降值及两点之间距离后,先补偿计算距离衰减,再计算波束宽度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单机测距方式为,目标雷达发现和跟踪反辐射装备时,抗有源诱偏装置在接收到辐射信号后,单机反辐射装备在空中迅速机动至同一面内辐射信号功率下降3dB的两个点,记录两点之间的移动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双机测距方式为,目标雷达发现和跟踪第一反辐射装备时,第一反辐射装备沿固定轨迹飞行,吸引波束跟踪,另一反辐射装备机动至同一平面上辐射信号功率下降3dB的两个点,并测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多机测距方式为,由多个反辐射装备组阵,多个反辐射装备的抗有源诱偏装置在接收到辐射信号后,通过调整间距,同时测得同一平面上辐射信号功率下降3dB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7.一种基于波束宽度测算的抗有源诱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天线、限幅器、滤波器、衰减器、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来波辐射场功率并将信号传输至限幅器,所述限幅器用于处理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用于抑制带外干扰并将信号传递致程控衰减器,所述程控衰减器用于将信号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并传递给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信号进行直接采集测量,并将测得的辐射信号功率下降值及两点之间距离传递至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利用以下公式计算波束宽度θ;
式中:
L0为测得的功率下降3dB的位置点间距,单位为米;
R0为预设的目标雷达距离,单位为米;
π为圆周率;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利用计算得到的波束宽度θ后,代入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天线的增益G和口面直径D值,根据计算结果判别来波来源并对来源定位;
式中:
G为天线增益,单位为dB;
C为常数;
g为口面利用系数;
θ为对称波束宽度,单位为°;
K为常数;
λ为波长,单位为米;
D为天线口面直径,单位为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采用双极化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59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