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隧道洞内径向可分体式注浆加固及组合式封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6516.X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勇;李腾飞;刘文骏;贺维国;邢永辉;费曼利;吕洋;范国刚;曹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08;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5 | 代理人: | 孟福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隧道 径向 体式 加固 组合式 封堵 方法 | ||
1.一种盾构隧道洞内径向可分体式注浆加固及组合式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盾构管片结构(5)上预留满足盾构隧道径向注浆施工的管片预留注浆孔(11);待盾构隧道管片环拼装完成后,通过可分体式注浆管前端连接的自进式钻头(1)沿所述管片预留注浆孔(11)钻入设计要求深度;
所述可分体式注浆管包括前端注浆管(3)、后端分体管(9),所述前端注浆管与后端分体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前端注浆管(3)前端连接有自进式钻头(1);所述前端注浆管(3)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浆孔(2);
步骤S2,将注浆作业临时封堵件(10)塞入所述后端分体管(9)与管片预留注浆孔(11)之间,起到固定以及临时封堵的作用,确保注浆时浆液不会渗漏进入隧道内;
步骤S3,将水泥浆从所述后端分体管(9)的尾部注入,通过所述前端注浆管(3)管壁上的出浆孔(2)流入隧道结构外部的地层中,然后动态调整注浆压力,以保证水泥浆在地层的空隙间产生劈裂、渗透效应,扩散至设计要求加固范围;
步骤S4,待水泥浆注浆完成后,将水泥浆调整为双液浆,进行双液注浆,起到快速凝结作用;
步骤S5,待双液浆凝固后,将所述前端注浆管(3)与后端分体管(9)进行脱离,避免对已完成的加固体产生扰动;
步骤S6,在所述管片预留注浆孔(11)中依次进行三道封堵措施,完成盾构隧道洞内径向注浆加固组合式封堵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洞内径向可分体式注浆加固及组合式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依次进行的三道封堵措施为:在管片预留注浆孔(11)中先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6),然后注入惰性浆液(7),最后塞入止浆塞(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洞内径向可分体式注浆加固及组合式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注浆管(3)外径与后端分体管(9)内径相匹配;所述前端注浆管(3)后部外壁设有螺纹段(4),所述后端分体管(9)前部内壁设有与所述螺纹段(4)相配合的内螺纹段(91),所述前端注浆管(3)、后端分体管(9)通过所述螺纹段(4)和内螺纹段(9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洞内径向可分体式注浆加固及组合式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进式钻头(1)的钻头形状为尖头形或麻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洞内径向可分体式注浆加固及组合式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注浆管(3)管壁上的出浆孔(2)的形状及尺寸,根据注浆压力、注浆量设置,保证浆液从出浆孔(2)注入地层中;所述出浆孔(2)均匀分布于前端注浆管(3)的管壁上,所述出浆孔(2)的形状可为圆形、长条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洞内径向可分体式注浆加固及组合式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6)的尺寸根据隧道外侧水压大小以及管片预留注浆孔(11)尺寸进行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隧道洞内径向可分体式注浆加固及组合式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浆液(7)的含水量根据遇水膨胀止水条(6)的尺寸进行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洞内径向可分体式注浆加固及组合式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双液浆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65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