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花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9081.4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8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善坚;翁旭东;张凯;秦媛;董瑞;肖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渔老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A23K50/80;A23K10/20;A23K20/174;A23K20/142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胡琳 |
地址: | 3244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花鱼促 性腺 发育 人工 催产 方法 | ||
一种棒花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强化培育的饵料包括10%鲜活黄粉虫浆、89%的黄颡鱼饲料、0.5%维生素C、0.2%维生素E、0.3%牛黄酸;注射的催产剂为LHRH‑A2(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20μg/kg、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单位/kg,每尾雌鱼注射0.1ml,雄鱼剂量减半。本发明一种棒花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棒花鱼卵和精子的发育成熟,且亲鱼产卵质量、产卵率、授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亲本促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棒花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背景技术
棒花鱼,鲤形目,鲤科,棒花鱼属。俗名爬虎鱼、沙锤,是我国特产的底栖性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水系及湖泊、沟渠、池塘中。棒花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出肉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随着棒花鱼人工养殖的兴起,亟需解决苗种繁育的技术。
申请号为20191033911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棒花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介绍了棒花鱼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孵化等棒花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亲鱼强化培育活性饲料合配合饲料以1:1进行投喂,雌雄亲鱼按3:2比例进行人工催产,以收集自然产卵的受精卵进行孵化。
综上所述,棒花鱼的人工繁殖虽有突破,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棒花鱼仍以自然产卵为主,受精率低;(2)雄鱼的使用比例偏高,影响成本;(3)棒花鱼应激性很强,对人工操作非常敏感,现有报道的人工催产操作都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应激处理方法,导致亲鱼损伤严重,亲鱼死亡率居高不下,影响催产总体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花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旨在达到提高棒花鱼性腺发育成熟度和怀卵量、降低雄鱼的使用比例以及预防棒花鱼应激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棒花鱼促性腺发育及人工催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亲鱼挑选
每年12月底进行亲鱼挑选,选择雄鱼规格在20克/尾以上,体长在9cm以上;雌鱼规格在15克/尾以上,体长在8cm以上,体表无伤的健康棒花鱼在特定培育条件下进行培育;
(2)强化培育
从2月份开始进行强化培育,强化培育的饵料包括10%鲜活黄粉虫浆、89%的黄颡鱼饲料、0.5%维生素C、0.2%维生素E、0.3%牛黄酸;
(3)人工催产
强化培育30天后,在16℃-24℃的温水中对棒花鱼进行催产剂注射,催产剂为LHRH-A2(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20μg/kg、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单位/kg,每尾雌鱼注射0.1ml,其中雄鱼剂量减半;
(4)人工授精
经14-20小时的效应期后,分别将雌鱼挤卵,雄鱼挤精液,再进行混匀受精,雌雄鱼的配比是3-4:1;
(5)孵化
将受精卵混匀后先加清水,用羽毛搅拌2分钟,倒去清水,再用含1%滑石粉的脱粘剂清水中搅拌1分钟后,放倒入孵化桶进行曝气或微流水孵化。
优选地,其中(1)步骤中的特定培育条件如下:放入帆布桶进行培育,放养密度为10尾/平方米。
优选地,其中(2)步骤中的黄颡鱼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40%。
优选地,其中(2)步骤中,饵料的每天投饲率掌握在0.5%。
优选地,其中(2)步骤中,培育过程采用微流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渔老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渔老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9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更换接柄的开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