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监测层状试样分层界面处的变形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70952.4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8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石晓闪;王美美;朱小景;齐庆新;李海涛;郑建伟;李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84;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单冠飞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监测 层状 试样 分层 界面 变形 方法 | ||
1.一种可实现监测层状试样分层界面处的变形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的制备:采用不同种类的树脂材料分层浇筑得到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相邻两层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之间喷涂有散斑点,多层所述散斑点的所在的表面区域位置不重叠,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一端底部具有白色涂层,所述树脂材料由一定比例的树脂胶和固化剂混合得到,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包括硬质结构层和软弱结构层,所述硬质结构层和所述软弱结构层对应的所述树脂胶分别为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所述环氧树脂与所述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3-5):1,所述聚氨酯与所述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2-4):1;
位移场监测分析:采用DIC监测设备对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开展试验分析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的分层界面处的变形场,提取所述散斑点的位移点时,对多层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进行折射效应的叠加分析以获取精确的变形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述树脂胶的密度、所述固化剂的密度、所述树脂胶与所述固化剂的比例以及浇筑层的体积计算得到所述树脂胶和所述固化剂的质量,将称量得到的所述树脂胶和所述固化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树脂材料,静置备用;
(2)将所述硬质结构层对应的所述树脂材料倒入模具中,静置固化,完成所述硬质结构层的浇筑;
(3)固化完成后,在所述硬质结构层表面喷涂散斑点,静置使所述散斑点干燥;
(4)将所述软弱结构层对应的所述树脂材料倒入模具中,静置固化,完成所述软弱结构层的浇筑;
(5)固化完成后,在所述软弱结构层表面喷涂散斑点,静置使所述散斑点干燥;
(6)重复步骤(1)-(5)完成多层浇筑,且最后一层浇筑完成后不喷涂散斑点使得所述散斑点均位于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的分层界面处;
(7)脱模后将所述软硬相间透明层状试样的一端底面喷涂为白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为顶部开口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圆柱状结构的直径为D,高度为D/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胶和所述固化剂混合均匀后静置3-5min后备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树脂材料倒入模具中后静置初始固化时间为8-12h。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斑点的静置干燥时间为0.5-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09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纤传输的防断裂通孔穿设工具
- 下一篇:纳米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