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72121.0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8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瑞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该像素电路包括驱动单元、充放电单元、充电单元以及电流镜单元,通过充放电单元的一端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电流镜单元的一端与充放电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使得驱动单元与电流镜单元构成电流镜结构,由于流经驱动单元的发光电流等于流经电流镜单元的电流,因此,在不补偿驱动单元的阈值电压的情况下,额定电流传输线中传输的电流处于恒定状态时,流经电流镜单元的电流也处于恒定状态,对应地,流经驱动单元的发光电流也处于恒定状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当前像素电路中驱动单元由于在电压、电流、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应力作用下,驱动单元中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会发生漂移,对于给定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当工作时由于阈值电压的漂移使得实际流过的发光电流变小。由于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串联,因此,流经发光单元的发光电流也随之变小,致使发光单元的亮度衰减偏离目标值。
如果对上述阈值电压的漂移进行补偿,采用外部补偿需要增设新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但由于该IC的输出电压受到限制,阈值电压的可补偿范围有限;采用内部补偿需要结构更为复杂的像素电路,不仅需要更多数量的晶体管,同时也增大了像素(Pixel)的尺寸。本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电流镜的新型LED驱动4T1C电路,通过输入额定电流就可保证LED稳定发光的效果,且不需要进行TFT的Vth补偿。该电路还可以实时监控LED的电流值,从而方便判定LED显示亮度衰减的直接原因。该设计可应用于TFT驱动的多种LED显示面板设备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以缓解需要通过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来稳定发光电流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电路,该像素电路包括驱动单元、充放电单元、充电单元以及电流镜单元,驱动单元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线电性连接,驱动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线电性连接;充放电单元的一端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充放电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充电单元的一端与充放电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充电单元的另一端与额定电流传输线电性连接,充电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电流镜单元的一端与充放电单元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流镜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线电性连接,电流镜单元的控制端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充放电单元包括充放电晶体管,充放电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充放电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充电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充放电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流镜单元包括电流镜晶体管,电流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充放电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电性连接,电流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二电源线电性连接,电流镜晶体管的栅极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单元包括充电晶体管,充电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电流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电性连接,充电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额定电流传输线电性连接,充电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与第一电源线电性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二电源线电性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充放电晶体管的源极/漏极中的一个、电流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其中,驱动晶体管的沟道类型与电流镜晶体管的沟道类型相同。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充放电晶体管的尺寸与充电晶体管的尺寸相同;驱动晶体管的尺寸与电流镜晶体管的尺寸相同;且充放电晶体管的尺寸或者充电晶体管的尺寸中的一个小于驱动晶体管的尺寸或者电流镜晶体管的尺寸中的一个。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的工作阶段包括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中,充电单元、充放电单元均处于导通状态,且驱动单元、电流镜单元均处于断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2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