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金融安全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4234.4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1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芦金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蕴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40/02;G06F21/64;G06F21/62;G06F21/60;G06F16/2458;H04L9/40;H04L67/104;H04L67/1097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诚达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9 | 代理人: | 贺春林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 人工智能 金融 安全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智能的金融安全分析系统。本发明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任大数据架构是新型金融安全的基础架构。该架构不再受传统金融数据信息影响,可以对金融风险进行预测和防控。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加持,金融安全的基础架构有所改变,它对于高精度的数据计算、风险预测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金融安全方面的影响很大。大数据模型是一种动态模型,分析产生的交易数据,探求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的融合,保护了金融数据信息的隐私,实现了数据的流转和治理,让数据有证可查,安全可靠,提高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融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金融安全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金融安全是和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可用风险和危机状况来解释和衡量安全程度,同样也可以用安全来解释和衡量风险与危机状况。安全程度越高,风险就越小;反之,风险越大,安全程度就越低;危机是风险大规模积聚爆发的结果,危机就是严重不安全,是金融安全的一种极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金融安全进行分析,此时就需要用到金融安全分析系统。
但是常见的金融安全分析系统稳定性不够高,易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金融安全分析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金融安全分析系统,包括启动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基础设施架构模块、区块链处理模块、大数据结合模块、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块、点对点传输模块、区块链共识模块,所述启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基础设施架构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基础设施架构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区块链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区块链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大数据结合模块的输入端。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区块链处理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块、点对点传输模块和区块链共识模块,所述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块、点对点传输模块和区块链共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区块链处理模块的输入端。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设施架构模块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对特定时间节点、操作模式等事件的发生做出数据分析,总结触发该类事件的规律模型。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设施架构模块不仅要准确收集客户的合同信息、交易数据,还要准确收集整理好金融产品数据信息、市场行情数据、抵押质押品等数据信息,以此来确保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可以高效而准确地进行数据信息分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块将大量数据分布在链的不同的存储节点上,从而构成了“去中心化”的数据分布状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对点传输模块进行区块链进行点对点传输。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区块链共识模块建立核心信息区安全防护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在恶意入侵行为发生前,对违反信息安全的行为做出预测,对恶意行为进行驱除或防护,保证金融机构核心信息区的数据信息安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区块链共识模块每个节点的数据达成数据信息真实性的“共识”。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大数据结合模块将大数据技术与Python相结合,再结合有效算法,分析网络数据信息的特征,进而跟踪金融市场负面信息,对金融机构相关部门起到预警作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大数据结合模块利用分布式数据技术和去中心化的分布特点,使数据在链上的各个节点都起到监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蕴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蕴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4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