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碳数据库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6080.2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6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明;刘广一;李志宏;张嘉弈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远景数码公司;北京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3;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新加坡港湾大道1号吉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库 生成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碳数据库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网的相关数据,目标电网的相关数据包括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组数据、负荷数据、母线数据和线路数据;根据发电机组数据、负荷数据和母线数据创建节点,以及根据线路数据创建用于连接节点的线路边,生成电碳数据库,电碳数据库为图数据库,电碳数据库用于进行电碳分析计算;获取周期性电网监测数据,并将周期性电网监测数据加载到电碳数据库中以更新节点和线路边的属性信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电碳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碳数据库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电网已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电网覆盖率越来越高。
在相关技术中,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电网中的电气量测数据,由于关系型数据库不易于扩展且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查询实体之间的关系时需要进行join(连接)操作,join操作较为费时,而与电网相关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获取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如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线路之间关系等),因而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对电网的相关数据进行的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操作较为耗时,从而使得电网对应的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碳数据库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升电碳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碳数据库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电网的相关数据,所述目标电网的相关数据包括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组数据、负荷数据、母线数据和线路数据,所述发电机组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电网中发电机组的电碳数据和属性数据,所述负荷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电网中负荷组的电碳数据和属性数据,所述母线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电网中母线的电碳数据和属性数据,所述线路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电网中线路的电碳数据和属性数据;
根据所述发电机组数据、所述负荷数据和所述母线数据创建节点,以及根据所述线路数据创建用于连接所述节点的线路边,生成电碳数据库,所述电碳数据库为图数据库,所述电碳数据库用于进行电碳分析计算;
获取周期性电网监测数据,并将所述周期性电网监测数据加载到所述电碳数据库中以更新所述节点和所述线路边的属性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碳数据库的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网的相关数据,所述目标电网的相关数据包括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组数据、负荷数据、母线数据和线路数据,所述发电机组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电网中发电机组的电碳数据和属性数据,所述负荷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电网中负荷组的电碳数据和属性数据,所述母线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电网中母线的电碳数据和属性数据,所述线路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电网中线路的电碳数据和属性数据;
图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组数据、所述负荷数据和所述母线数据创建节点,以及根据所述线路数据创建用于连接所述节点的线路边,生成电碳数据库,所述电碳数据库为图数据库,所述电碳数据库用于进行电碳分析计算;
图数据库更新模块,用于获取周期性电网监测数据,并将所述周期性电网监测数据加载到所述电碳数据库中以更新所述节点和所述线路边的属性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电碳数据库的生成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电碳数据库的生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远景数码公司;北京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远景数码公司;北京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6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