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元传感信息融合的电缆隧道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6842.9 | 申请日: | 2022-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3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齐道坤;徐亮;席小娟;郑月松;王健;杨敏;郭静;胡鑫;周铁军;李斐;唐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06;A62C3/16;A62C31/05;A62C37/36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元 传感 信息 融合 电缆 隧道 火灾 报警 消防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缆隧道监测、消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元传感信息融合的电缆隧道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设置在电缆隧道内,所述的电缆隧道内壁上设置多个电缆支架,每个电缆支架上均设置多组电缆,每两电缆的电缆接头处均设置有水雾灭火系统,所述的电缆隧道内壁顶部设置抽烟系统和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电缆隧道内壁同时设置空气幕,所述的空气幕分布在抽烟系统两侧50m处。数据采集箱对分布式光纤监测到的温度数据和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监测到的隧道烟雾粒子浓度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并发送给电缆故障监控中心。该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初期或者阴燃阶段迅速得到预警,定位故障点,排烟和灭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隧道监测、消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元传感信息融合的电缆隧道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内火灾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电缆本体故障引起的,其中电缆接头故障导致的火灾事故率最高,占电缆运行事故的70%左右。电缆在着火后具有火势猛,传播快,灭火难,抢修难等特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电缆隧道的火灾特点是以爆燃的形式起火燃烧的,电缆着火后,火势顺着电缆线路呈线性燃烧,出烟浓,如果隧道内有多层电缆或电缆交叉叠放,就会形成立体燃烧。隧道电力电缆火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隧道气流速度大,热量不易散发,隧道内温度骤升,导致火势发展迅猛,纵向坡度较大时很容易形成烟囱效应,温度和烟火会迅速传播;二是通道狭长,大量烟气难以排出,会威胁后续抢修人员的生命安全,疏散困难;三是大量烟雾所造成的辐射热使环境温度升高,灭火人员难以接近,灭火难度大;四是火灾停电损失大,电缆隧道内缆线密集,如果发生火灾,会使多条线路受到影响,很容易造成大范围停电事故,并且修复困难。同时电缆火灾还具有特殊的危险性,那就是如果二次控制回路失灵,极易造成事故的扩大,如电网主设备损坏,越级跳闸等,使得设备难以修复或造成大面积停电的重大事故。因此设计一种在火灾发生初期就可及时预警,精确定位故障点,自动灭火的智能消防系统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多元传感信息融合的电缆隧道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初期或者阴燃阶段迅速得到预警,定位故障点,排烟和灭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多元传感信息融合的电缆隧道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设置在电缆隧道内,所述的电缆隧道内壁上设置多个电缆支架,每个电缆支架上均设置多组电缆,每两电缆的电缆接头处均设置有水雾灭火系统,所述的电缆隧道内壁顶部设置抽烟系统和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所述的电缆隧道内壁同时设置空气幕,所述的空气幕分布在抽烟系统两侧50m处,
所述电缆包括铜导体,所述的电缆外侧设置分布式光纤,所述的分布式光纤用于对监测区域内电缆和电缆接头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将获取的运行温度状态通过数据采集箱上传至电缆故障监控中心,
所述的抽烟系统包括风机;所述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多组发射器和接收器,每组包括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所述的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用于检测电缆隧道内的烟雾粒子浓度,将获取的烟雾粒子浓度通过数据采集箱上传至电缆故障监控中心;所述的数据采集箱对分布式光纤监测到的温度数据和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监测到的隧道烟雾粒子浓度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并发送给电缆故障监控中心,所述的电缆故障监控中心包括数据传送、数据储存、数据分析,实现温度曲线生成、烟雾粒子浓度变化曲线的生成以及报警值管理,能够在电缆温度异常和电缆火灾初期发送预警信息。
具体的,相邻的所述抽烟系统之间间隔100m安装在隧道顶部。
具体的,相邻的所述的空气幕之间间隔100m进行安装。
具体的,相邻的所述水雾灭火系统之间间隔10m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6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