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化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9948.4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琇;宋智强;朱炫瑞;宋林森;王德民;李振辉;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12 | 分类号: | A61B1/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石星星;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式 自动化 预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化预处理装置,属于设备清洗技术领域;包括与软式内镜相配合的定位外壳,定位外壳内设置在位检测开关,定位外壳的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一侧设置动作执行部件,且动作执行部件分别与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间歇式接触;在位检测开关和动作执行部件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优化预处理流程,保证软式内镜再处理质量,降低医疗感控风险;且具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备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软式内镜自动化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软式内镜是一类结构精密复杂,材质特殊,对清洗、消毒等再处理环节要求较高的复用医疗器械。预处理: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指在内镜正式清洗消毒前针对内镜外表面、吸引管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的预处理。其目的是及时将粘附在器械上的污垢、残留物松解,以保证在后续清洗过程中能够快速、有效地将器械上的污染物全部清除,从而保证内镜再处理成功率。
目前,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技术领域尚无针对预处理环节的自动化装置的研发。临床上现采用人工按压内镜吸引按钮通过内镜先端部吸引医用清洗剂实现对内镜吸引管道的预处理;同时,人工按压送气/送水按钮通过注水瓶向内镜送气/送水管道输送灭菌水实现对相应管道的预处理。但在临床实际执行中,由于工作量大且周转快,操作人员在对每条污染内镜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时间不足、操作细节执行不到位,不能实现预处理同质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软式内镜预处理效果,从而影响再处理质量;同时,在执行预处理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长期弯腰、反复进行同一机械动作,增加了工作人员受到物理性职业损伤的风险。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内镜管道自动化预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化预处理装置,以解决人工按压内镜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操作时间不足、操作细节执行不到位,不能实现预处理同质化等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软式内镜自动化预处理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化预处理装置,包括与软式内镜相配合的定位外壳,定位外壳内设置在位检测开关,定位外壳内朝向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的一侧还设置动作执行部件,且动作执行部件分别与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间歇式接触;
在位检测开关和动作执行部件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进一步,动作执行部件包括固定在定位外壳一侧的直线推杆,直线推杆的动作端与拨片转动连接,拨片靠近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的一端设置软式弹性触头;
且拨片套设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固定在定位外壳的一侧。
进一步,旋转轴和直线推杆分别通过前端固定支座和后端固定支座固定在定位外壳的一侧。
进一步,直线推杆、拨片和软式弹性触头均分别设置两个,两个软式弹性触头分别对应吸引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
进一步,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定位外壳一侧的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stm32控制板,控制箱朝向操作者一侧设置显示屏、按钮和手扫开关;
stm32控制板分别与在位检测开关、动作执行部件、显示屏、按钮和手扫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定位外壳和控制箱一体成型,且动作执行部件设置在定位外壳和控制箱之间。
进一步,控制箱通过夹板组件固定在安装架上。
本发明的软式内镜自动化预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长春理工大学,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9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